本報訊 “去年下半年到現在,生豬價格一直處于高位,養豬效益真是不賴。春節前到現在,肉豬賣了有120頭左右,母豬下的豬仔,論個賣,一只豬仔1500元,賣了七八十頭,這樣算了算,一年多的時間掙了有二三十萬元。還不算我種的七八十畝已經掛果的核桃樹、桃樹。”11月11日上午,在汝州市蟒川鎮蟒窩村一處小型養豬場里,該村貧困戶陳偉正高興地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陳偉正的養豬場有兩座豬舍,一座位于蟒窩村北坡,一座位于家門口,分別育肥肉豬和養殖能繁母豬。陳偉正全家四口人,以前因為常年患病,日子一直過得緊巴巴的。去年下半年,隨著生豬市場價格走高,在該市政法委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的扶持下,他抓住市場機遇,迅速發展小型養豬場,并不斷擴大養殖規模,同時帶動同村的陳偉等5戶貧困戶發展小型養豬場。
“少的有二三十頭,多的有四五十頭,一般四五個月就出欄了,去年到今年凡是養豬的都發了一筆小財。現在俺村發展養殖的人越來越多,有了一定的規模,豬該賣了,一個電話收豬的都來了,方便得很,在家門口就能拿到錢。人只要好好干、選對路子,不怕臟不怕累,就能把日子過好。”陳偉正笑著說道。
據了解,蟒窩村地處蟒川鎮南部山區,丘陵山地多,可耕地面積少,過去村民為了發展農業生產家家戶戶都養牲口。根據這一實際情況,駐村工作隊因地制宜引導貧困戶發展特色養殖,目前已發展57戶貧困村民養牛、羊、豬等,各類牲畜存欄達320頭。
“脫貧攻堅,產業支撐是關鍵。下一步,我們將繼續以發展起來的貧困戶為示范,引導帶動更多的貧困戶發展特色養殖,同時做好相關產業獎補政策落實,確保貧困戶能發展、有效益。”蟒窩村駐村第一書記張萬杰說道。(中華建筑報 記者 王富亮 通訊員 崔高陽 郭營戰)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