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許昌襄城縣境內的首山仍是綠意滿目。首山寬大的臂彎里,北姚社區坐落于此,陽光撥開層層薄霧,金光洋灑在白墻黛瓦的村舍上,靜謐而溫暖。
首山盛產紅石。曾經,周邊村民為了生計,開山采石,首山山體滿目瘡痍,群眾收入寥寥無幾。
2014年9月以來,襄城縣委縣政府以壯士斷腕之決心打響首山治理之戰。時至今日,首山已逐步成為集觀光、旅游、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山體森林公園,游客絡繹。
為壯大村集體經濟,湛北鄉北姚社區黨支部依托首山旅游資源,成立襄城縣眾意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采取“支部+集體企業+基地”的模式,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該村依托七彩大地項目,將土地集體流轉給豫糧集團種植油菜。每年3、4月份,首山數萬畝油菜花怒放,清新、自由、沁人心脾的香味與熱烈、燦爛、無言以表的色彩調和成了一把熊熊燃燒的火焰,吸引數十萬人前來打卡游玩。一年一度的“首山油菜花節”,更讓這個曾經一窮二白的窮山溝變成了遠近聞名的旅游風景區。
“俺家七八畝地都流轉了,每畝千把塊錢的分紅收益哩。”北姚社區村民,75歲的魏金玉興奮地說,以前起早貪黑下地干活,還得買化肥,請農機,一年到頭不落啥。“現在好哩很啊,坐家里不動事,地也沒荒著,還能有分紅。再在社區找點零活,干個保潔,一年到頭好幾萬收入哩!”
依托周邊油菜資源優勢,北姚社區順勢而為,建設一座老油坊,將油菜籽運用古法脫殼、除雜、晾曬、火炒、研磨、稻草包餅、上環撞榨、過濾沉淀、精煉成油,市場供不應求。
“我們采用古法榨煉的菜籽油油體清亮金黃,口感清香不膩,跟普通的菜籽油區別很大。”襄城縣湛北鄉黨委委員高騰飛介紹,古法榨煉的菜籽油頗受市場青睞,集體經濟每年收入可達50萬元。
2019年,北姚社區戶籍的村民,每人都領到100元分紅。這是襄城縣448個行政村中第一個給群眾分紅的行政村。眼下,北姚社區黨支部正乘著“農旅一體化”的東風,積極與正商集團、豫糧集團等公司對接,發展田園綜合體、高端民宿、百鳥園等項目,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美好愿景正在逐步實現。
“激活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農民是實踐主體,也是動力來源。”襄城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孫威說,襄城縣將進一步將探索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新路徑,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提高群眾參與熱情,激活“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鄉村振興的一池春水。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