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hezyo-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人妖hd-人妖ts在线

中華建筑報網
首頁>鄉村振興> 正文

南陽市宛城區老舊小區改造:惠民筑“優居” 織密幸福網

2020-11-19 09:53:09來源:中華建筑報網作者:王富亮 崔培林 張冬梅責任編輯:王富亮

  本報訊 擔當拼搏繪濃初心本色,實干惠民共筑美好生活。

  近年來,宛城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市建設發展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聚焦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民生問題,凝心聚力,實干擔當,在全區扎實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改造,著力完善基礎設施、修繕住宅建筑本體、優化居住環境、提升公共服務,使人民期盼的民生工程真正成為改善人居環境、提升生活品質的民心工程。

  2019年,宛城區完成7個試點改造任務;2020年又爭取老舊小區改造項目109個,涉及居民近萬戶,總投資1.4億元,目前已完成60個項目,預計年底前全部完成。經過如火如荼的老舊小區改造提質,一系列增進民生福祉的政策舉措在宛城區落地生根,一大批舒適宜居的精品“老”小區為人民群眾帶來滿滿的幸福感、獲得感。

南陽宛城區老舊小區改造:惠民筑“優居” 織密幸福網

五里堡街道黃河社區連片改造老舊小區

南陽宛城區老舊小區改造:惠民筑“優居” 織密幸福網

馨華苑小區

  高位推進 拭亮民生底色

  城市老舊小區由于建筑年代較早、缺乏科學有效管理等因素,配套基礎設施落后、居住環境“老、破、臟、亂”、公共服務缺失等問題凸顯,嚴重影響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品質,成為城市發展的短板和人民群眾心中的痛點。

  改造提質,勢在必行。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全國老舊小區改造增量提質,進入加速階段。我市也迅速掀起新一輪老舊小區改造的高潮。

  宛城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的決策部署,將老舊小區改造作為重要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擺在全區工作突出位置來抓,并迅速成立區老舊小區改造領導小組,出臺《宛城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施方案》,同時明確分工,要求各有關部門溝通合作,同心同向高標準完成目標任務,通過一系列措施的落實,為老舊小區改造在全區順利實施提供有力的組織、制度、機制保障。

  明晰職責,協同聯動。區領導小組統一指揮,區住建局負責老舊小區改造的統籌協調和業務指導,加強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質量監督。區財政局負責老舊小區改造的資金籌措、分配和使用監管等工作。區發改委負責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的前期手續審批,優化審批程序,開辟綠色通道。區民政局負責老舊小區養老設施建設項目的規劃、建設、管理以及資金使用管理和績效評價工作。區審計局及時跟進,主動服務,做好老舊小區改造的審計監督。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負責項目招標。各部門既各盡其責,又協作配合,確保按照時間節點,高質量完成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開拓思路,保障資金。資金是老舊小區改造順利進行的關鍵因素之一,宛城區按照資產歸屬和“誰受益、誰出資”的原則,在上級財政補助的基礎上,由居民每戶出資不少于200元,街道設專戶管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確保用于本小區改造,走出一條“合理共擔、合力共贏”的路子。

  強化引導,營造氛圍。充分利用各種媒體,以及現場宣講、發放宣傳手冊等方式,大力宣傳老舊小區改造的重要意義,激發居民支持改造、參與改造的熱情。

  督導考評,跟蹤問效。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納入全區百城建設提質工作績效考評,由區政府強化督導問責,量化排名,獎先懲后,對工作不實、進度滯后的街道和區直部門進行追責,確保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順利推進。

南陽宛城區老舊小區改造:惠民筑“優居” 織密幸福網

漢冶街道教師公寓

南陽宛城區老舊小區改造:惠民筑“優居” 織密幸福網

南陽日報社家屬院

南陽宛城區老舊小區改造:惠民筑“優居” 織密幸福網

外貿局家屬院

  精準施策 打造惠民工程

  “老舊小區改造要堅持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找準切入點,切實改善人居環境質量,提升公共服務水平,解決城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推動城市有機更新,實現城市全面提質,讓人民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舒適、更美好。”宛城區委書記劉中青在調研老舊小區改造時向有關部門強調。

  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承擔具體實施任務的有關街道依照全區工作部署,針對居民需求多元化、多層次的特點,充分做好前期調研,圍繞“改什么、怎么改”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求取最大公約數,畫好最大同心圓。瞄準居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精準施策,精心改造,按照先民生后提升的原則,從基礎設施、住宅建筑本體、居住環境、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四個方面進行改造提質。一大批老舊小區華彩蝶變,“面子”光彩靚麗,“里子”內涵豐富,變得“好看”又“好住”,生活其中的居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位于漢冶街道恒安社區的南陽市公安局家屬院,建于上世紀90年代,小區內共13棟樓、486戶居民,改造前基礎設施陳舊老化,雨污水管道堵塞,路面破損,雜物亂堆亂放,電線雜亂……居民改造意愿強烈。改造后,小區樓體內外粉飾一新,瀝青路平整干凈,標線施劃規范,管道更新疏通,安裝路燈幾十盞,設置分類垃圾桶,配備微型消防站,加裝健身器材……“老、破、亂、差”的陳舊面貌徹底改觀,住宅建筑本體得到維護,基礎設施得到補充、更新,小區硬件全面提質升級。

  “老舊小區改造內容涉及基礎類、完善類、服務類,按照先民生后提升的原則推進。在提升硬件水平的基礎上,充分傾聽民意,加裝電梯、綠化美化樓院,進一步推進了居住環境的改善。”宛城區住建局有關負責人說。

  在工農路馨華苑小區,一棟居民樓前加裝電梯的鋼架已焊接完畢,幾位上了年紀的居民高興地對筆者說:“以后這也成電梯房了,我們這些腿腳不好的人也能輕松上下樓,多出去活動活動,真是電梯一裝天地寬啊!”在五里堡街道的原市文化局家屬院內,小區盡頭一處原來居民堆放雜物、種菜的空地被改造成一個微型花園,花木高低錯落搭配,廊架、石桌椅點綴其中,面積不大卻大大提升了小區環境品位。

  在完善服務方面,宛城區結合社區實際,盡可能配備養老、托幼設施和便民超市、快遞及智能便民箱、智能安防系統等,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在仲景街道銀苑新村,街道有關負責人向筆者介紹,考慮到該小區居民中老人較多,改造時除了解決供水壓力不足等困擾小區居民已久的問題外,還重點完善適老設施,為每個樓道內墻加裝扶手,方便老年人上下樓,并修建透水路面,減少雨天積水,保障出行安全。在東關街道玄妙觀社區,設立有小區文體活動中心、閱讀室,為居民提供休閑娛樂場所;日間照料中心則設置有按摩椅、休息室,提供餐飲等服務,節日期間還組織老人聯歡,為他們送上關愛和溫暖。

  通過扎扎實實的改造提質,宛城區一大批老舊小區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切實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質,把惠民利民的好事實事辦到了人民群眾心坎里,也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支持和贊許。筆者在范蠡路教師公寓看到,居民代表向漢冶街道工作人員送上了錦旗,表達對改造結果的滿意和對工作人員的謝意。“這樣的事不是個例,人民群眾的肯定是我們最大的動力,未來我們會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中去。”宛城區住建局老舊小區改造有關負責人說。

南陽宛城區老舊小區改造:惠民筑“優居” 織密幸福網

仲景街道銀苑新村

南陽宛城區老舊小區改造:惠民筑“優居” 織密幸福網

東關街道宛城區委家屬院

南陽宛城區老舊小區改造:惠民筑“優居” 織密幸福網

市公安局家屬院

  黨建助力 提升治理水平

  老舊小區改造要想避免出現“一年新、兩年舊、三年再回頭”的現象,就必須建立老舊小區長效可持續運營機制。宛城區結合全域黨建,堅持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聚焦“辦好群眾身邊事、當好百姓貼心人”民生導向,通過創新機制、多方聯動,著力破解小區治理的突出難點問題,探索形成全域覆蓋、上下聯動、精準到位、運行高效的基層治理體系,實現服務精準投送、治理精準落地,推動社會治理從“向上對應”向“向下著力”轉變、從“單一推動”向“協同用力”轉變、從簡單粗放向精準施策轉變,以全域黨建工作新格局破解老舊小區治理難題。

  新華街道的外貿局家屬院,位于楊家后坑89號,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共有12棟樓,實住232戶、691人。因物業單位失管缺位、主管單位無人管理,居民私搭亂建、堆物堆料、私占綠地等問題層出不窮,經過改造小區環境大大改善,但后續如何管理卻成了難題。街道黨工委運用全域黨建思維,依托“紅色網格”力量,聯接貫通基層黨組織,以“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為目標,調動居民群策群力,成立了淯陽社區外貿家屬院聯合黨支部,該支部建立在淯陽社區第一網格上,在網格上建立了黨小組并配備了“兩長四員”負責小區管理,并組織居住在院內的黨員組成志愿服務隊,為小區居民提供衛生清潔等志愿服務。

  東關、仲景、五里堡等街道也結合社區情況,對暫時沒有正式物業管理企業的小區引導居民加強自治,先期維護改造成果,推動成立業委會為后續引入專門物業企業做準備;積極推行連片老舊小區網格化集中管理,降低管理費用,便于推行物業化管理。同時,宛城區持續探索“紅色物業”建設,通過整合資源——將黨組織與物業服務組織、業主自治組織、政府職能部門有效結合,營造共建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目前各街道社區正在積極推進落實,全面提升物業服務質量和社區治理水平。

  勠力同心強惠民,砥礪奮進步鏗鏘。在2019年試點改造7個小區,2020年實施改造109個小區的基礎上,宛城區又出臺了《宛城區2021—2025年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計劃》,計劃五年內改造291個老舊小區。

  宛城區區長樊牛滿懷信心地表示:“下一步,宛城區將按照中央、省、市有關要求,加快老舊小區改造步伐,持續推進城市提質,打造宜居宛城,讓人民群眾更深切地體會新時代民生的溫度和幸福的質感,為南陽大城市建設作出貢獻!” (中華建筑報 記者 王富亮  通訊員  崔培林 張冬梅)

微信掃一掃,分享給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