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經過清理整治,長江干流河道更加暢通,岸線面貌明顯改善,生態環境有效修復,取得了顯著的防洪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社會各界對長江岸線保護的責任意識和參與意識大大提高,共同保護好長江岸線良好氛圍在逐步形成。
水利行業強監管再下一城。水利部日前對外透露,為加強長江岸線管理保護,水利部以超常規措施和超常規力度推進長江干流岸線利用項目清理整治。截至2020年10月,涉嫌違法違規的2441個項目,已完成清理整治2414個,整改完成率為98.9%,其中,拆除取締827個項目,整改規范1587個項目。
近年來,水利部指導督促沿江9省市深入開展自查,組織長江水利委員會開展重點核查,對長江干流溪洛渡以下3117公里河道、8311公里岸線(含洲灘岸線)利用情況進行全面排查。
“通過清理整治,共騰退長江岸線158公里,拆除河道管理范圍內違法違規建筑物234萬平方米,清除棄土棄渣956萬立方米,完成灘岸復綠1213萬平方米。”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指出,清理整治完成既定目標任務,取得明顯成效。
魏山忠強調,目前,長江干流河道更加暢通,岸線面貌明顯改善,生態環境有效修復,取得了顯著的防洪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社會各界對長江岸線保護的責任意識和參與意識大大提高,侵占長江岸線的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共同保護好長江岸線良好氛圍正在逐步形成。
堅持依法依規規范整治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特別是干流水運條件優越,區位優勢十分明顯,素有“黃金水道”之稱。
長江兩岸的岸線,既是防洪的重要保護屏障,也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過,由于歷史原因和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的制約,長江岸線的利用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問題,有些項目布局不合理,岸線集約節約利用的程度不高,有的甚至存在未批先建、批建不符、亂占亂用、占而不用、多占少用、粗放利用和占用生態敏感區等問題。
“岸線清理整治是非常復雜的工作,既要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還會觸及到方方面面既得利益。”魏山忠介紹說,要做好這項工作,既要辯證統一直面問題,同時還要依法依規、規范整治。
清理整治開展以來,水利部部長鄂竟平多次召開部長專題辦公會議,要求以超常規措施、超常規力度、超常規成效,抓好長江岸線的清理整治。魏山忠曾多次主持視頻調度會商,為清理整治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與此同時,水利部組織長江委建立清理整治項目臺賬,跟蹤清理整治進展。先后組織長江委派出180多個工作組、550余人次對清理整治工作進行現場督辦。各省市根據工作需要,建立聯席會議、聯合督辦、周調度等制度,開展定期和不定期督查,保證清理整治工作有序推進。
“此外,發揮部門合力。”魏山忠指出,按照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安排,水利部牽頭,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等部委指導督促各地清理整治工作。各省市也充分發揮河長制平臺的組織協調作用,發改、交通、水利、環保、林業、住建等部門按照職能分工,各司其職,共同推動清理整治工作。
清理整治過程中,智慧監管助力不少。長江水利委員會副主任金興平介紹說,“通過高精度、多頻次的衛星遙感影像比對,得到長江干流岸線利用疑似項目圖斑,結合省市自查填報和現場重點核查,最終確定岸線利用項目臺賬。”運用無人機航拍,得到岸線利用項目清理整治前后的高清照片或視頻,通過比對,直觀核實項目區各個部位是否整改到位,保障了核查成果質量。
一批“老大難”問題得到解決
南京江寧區有長江岸線19公里,曾一度是臟亂差的代名詞,而如今則成為一條綠色長廊。
原來,江寧區委、區政府將岸線22個項目納入清理整治范圍,并及時成立有30家單位和部門為成員的專項行動領導小組,推動清理整治工作。岸線整治完成后,江寧區又科學制定生態修復方案,嚴格落實修復措施,修復岸線4015畝,并對19公里岸線打造提升景觀綠化。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共騰退長江岸線長度1400米,拆除房屋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拆圍墻面積1000余平方米。
據統計,通過清理整治共騰退長江岸線158公里,拆除違法違規建筑物234萬平方米。
“清理整治工作在防洪、生態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魏山忠說,通過清理整治,拆除取締了一批存在重大防洪影響、不符合岸線功能分區管控要求、占用生態敏感區以及長期占而不用的岸線利用項目,規范管理、改造提升了一批岸線利用項目,消除了防洪和生態的安全隱患。
與此同時,沿江各地積極對整治后的岸線進行復綠,因地制宜,建設景觀綠地,岸線面貌明顯改變。魏山忠說,“由以往的碼頭犬牙交錯、砂場林立轉變為河暢岸綠、優美整潔,沿江百姓有了優美的親水空間,對長江岸線由原來的避之不及、怨聲載道,到現在的江邊休閑漫步、稱贊不已。”
此外,通過拆除取締一批長期侵占長江岸線的“老大難”“巨無霸”問題,大大提升沿江地方政府、社會各界保護長江岸線的意識,共同保護好長江岸線的良好氛圍正在逐步形成。
推動岸線管理工作制度化
記者注意到,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汛期汛情影響以及涉及司法訴訟、民生保障等特殊情況,目前還有27個項目未按期完成清理整治。
水利部河湖管理司副司長劉冬順說,對于剩余的27個項目,水利部將逐個建立問題清單,明確整改措施、完成時限、市縣級河長責任人和部門責任人。同時,跟蹤督促相關省市,嚴格按照整改方案,壓實有關單位和責任人的責任,嚴格把控時間節點,確保按計劃按要求完成清理整治任務。
劉冬順透露,水利部將適時組織暗訪督查,緊盯問題整改質量和進度,嚴防虛假整改,發現問題督促有關地方及時解決,必要時,水利部將對重點問題掛牌督辦。
那么,如何防止此類問題死灰復燃,魏山忠給出的答案是,水利部將主要從健全法規機制、壓實河長責任、強化空間管控、加強監督執法、發揮信息化作用等方面建立長效機制。
建立健全岸線管控的法規制度。在現有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做好長江保護法的立法工作,適時修訂岸線管理相關法規和配套制度,進一步明確岸線保護和利用管理的責任主體,健全完善長江岸線保護利用的協調機制,推動岸線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
同時,充分發揮河長制平臺作用,壓實各級河長湖長的責任,加強流域統籌、區域協調和部門聯動,發揮好流域機構的組織、協調、指導、監督等方面作用,共同解決長江岸線管理保護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推進河長制湖長制從“有名”到“有實”“有能”。
加強岸線巡查監管。健全職責明確、嚴格高效、規范有序的岸線監管體系,建立岸線日常巡查制度,進一步加強日常巡查監管,實現巡查監管的網格化、精細化,做到問題早發現、早制止、早處理。
“進一步推進智慧河湖監管。”魏山忠說,長江岸線管控戰線長、范圍大,要利用現代化手段,充分運用衛星遙感、無人機、視頻監控、互聯網等技術,實行河湖空間動態監控、涉河建設項目及活動全過程監管,提升河湖管理的信息化、現代化水平。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