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王富亮) 日前,記者從南陽市住建局獲悉,自2002年起,南陽市按照《關于加快市政公用行業市場化進程的意見》,先后授予7家特許經營企業,參與供水、燃氣、熱力、污水處理、污泥處置等公用事業市場,引入社會資本,實施特許經營。特許經營主體提供的公共產品與服務如何?特許經營項目存在哪些問題與不足?合作目的是否實現或偏離?
上述疑慮也是中期評估的目的,為保障社會利益與公共安全,切實加強公用事業的監管,依據《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及特許經營協議約定,南陽市政府決定授權市住建局,協調市城管局等部門,啟動南陽市首輪全覆蓋公用事業特許經營中期評估工作。經過8個多月的努力,12月上旬全部完成,對7家公用事業企業進行了首輪評估,做到了保質保量、全覆蓋,取得了良好效果。主要做法為:
(一)加強領導,壓實責任
南陽市住建局成立了黨組書記、局長趙浩為組長、主管領導為副組長的南陽市公用事業特許經營項目中期評估領導小組,加強領導,高位推進。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協調相關局委開展工作,制定了《南陽市公用事業特許經營項目中期評估實施方案》,就各程序、階段評估工作進行了詳細的設定和責任劃分,壓實了工作責任。
(二)委托中介,獨立公正
為確保中期評估的客觀、規范、依法、有效,該局聘用第三方機構獨立進行本輪中期評估。通過公開招標選擇了熟悉公用事業特許經營項目情況、準確運用法律政策、具有履約情況判斷能力的第三方機構,獨立開展中期評估。第三方機構評估能有效避免監管部門自行評估可能產生的“礙面子”、“下不了手”等情況發生,運用自身的專業優勢獨立開展,精準發現被評單位存在問題,分析成因、解決問題,提高評估實效。
(三)科學設置,嚴格程序
程序公正是結果公正的前提,使被評企業 “心服口服”的重要保障。在借鑒江蘇、湖南等省的中期評估管理經驗,該局與中介機構反復研究,確定編制中期評估方案、下達中期評估通知、被評企業報送資料、職能部門函詢、入企訪談、公眾參與、入戶問卷調查、專家評審、形成中期評估報告、中期評估報告應用等10道工作程序。合理設置分項評估子項、細則與權重,本著評估子項的全面覆蓋、重點突出、合理評價的原則,結合項目特點,設置評估子項與細則。在得分權重設置時,加大公共產品與服務提供、安全生產、公眾投訴與處理權重,重點衡量水、氣、暖、污水處理行業的產品與服務質量及公眾投訴處理情況。具體評估分為行業發展與投資、設施建設與改造、公共產品與提供、服務質量與用戶投訴等評估子項,分項設定評價細則進行評估。
(四)建立臺賬,立行立改
針對本次評估發現存在的共性問題5類13個,個性問題4類26個,該局根據市政府對中期評估的批復意見,分類建立整改工作臺賬,逐一進行整改,同時對特許經營協議執行過程中合同漏洞,分析整改,簽署補充協議。對被評企業拒不整改的,視為違約,情節嚴重者報經市政府批準,實施臨時接管,或終止協議。目前,立行立改問題19個,簽署補充協議20個,有效地提高了被評企業提供的公共產品與服務質量。
公用事業特許經營項目首輪中期全覆蓋評估,在全省開啟了評估的先河,有效地糾正與防止被評企業利用經營權進行壟斷、侵害或可能侵害公共利益的行為發生,彰顯了市政府加強公用事業監管的決心和信心,進一步提高了南陽市公用事業監管能力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維護了群眾利益,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