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王富亮 通訊員 張聰聰 焦玉昌) “我現在養30多箱蜂,去年產蜂蜜2000多斤,收入8萬余元,今年已售700余斤,收入近3萬元,日子是越過越紅火。”12月21日,汝州市焦村鎮魏溝村村民張丙銀一邊說著,一邊擺弄著蜂具。
魏溝村地處深山區,總戶數233戶,905人,其中建檔立卡戶70戶,285人,是出了名的貧困村。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后,焦村鎮黨委、政府和市物價辦駐村工作隊根據當地實際,按照“六個精準”“五個一批”的要求,堅持因戶施策、一戶多策原則,科學制定幫扶計劃和幫扶措施,引導群眾參加“種、養、加”項目,并實施鎮政府貼息貸款優惠政策,先后確立了種桑養蠶、養蜂、種香菇、豆腐加工等系列扶貧產業,同時,發放鎮政府貼息貸款27.5萬元。
“在政府的幫助下,我現在養羊60只,養牛6頭,每年都要存款幾萬元,雖說俺住在偏遠山區,可城里人有的俺也都有。”村民張文樓見到記者高興地說道。
如今,魏溝村的入村路變成了柏油路,村內小而精的游園,享譽省內外的寫生基地,奪目的墻體繪畫,高聳的太陽能路燈,規模宏大的豆腐加工廠,更為魏溝人的生產生活增了光添了彩。
“今后我們將進一步拉長產業鏈條,增加集體和群眾收入,鞏固扶貧成果,加快鄉村振興步伐,讓全村群眾盡快奔向小康。”村支部書記孫萬旭滿有信心地說。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