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現如今,“到鄉村去”成為許多人出游的新選擇,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人期望從繁華喧囂的都市中短暫抽身,去體驗鄉村的質樸與閑適,讓疲勞的身心得以放松。鄉村,已經變得讓人們越來越向往。
南京市江寧區王家古村
在廣袤的江蘇大地,一個又一個“有顏有品”的活力鄉村正在這里“落地開花”。2017年,江蘇省率先提出實施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行動,經過3年多的扎實推進和實踐探索,目前,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行動取得了顯著的階段成效,在優化重塑山水、田園、村落等環境要素的基礎上統籌推進“五位一體”建設,以人民群眾真實可感的實績呈現出鄉村振興的現實模樣,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有基礎有條件
率先探索特色田園鄉村建設
江蘇省擁有悠久而燦爛的農耕文明歷史,自古就是魚米之鄉,享有“蘇湖熟,天下足”的美譽;現如今,江蘇省較早探索農村工業化的“蘇南模式”,在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進程中,涌現出一大批有實力、有特色的鎮村,逐步發展成為全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比較小的地區之一。近年來,江蘇省先后推動了村莊環境整治、村莊環境改善提升、美麗鄉村建設等一系列行動,取得了積極成效,到“十二五”末,實現了全省城鎮規劃建成區外所有自然村莊環境整治全覆蓋,建設了1300多個“環境優美、生態宜居、設施配套、特色鮮明”的“三星級”康居鄉村,為率先探索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奠定了扎實的工作基礎和實踐條件。
在城鎮化率達到70%左右、城鎮化進程趨于穩定、城鄉融合發展邁入更高階段的關鍵時期,2017年6月,江蘇省委、省政府圍繞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的重大命題,深入貫徹中央對江蘇省“為全國發展探路”的一貫要求,在新的起點上系統謀劃、睿智決策推動鄉村振興,印發《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行動計劃》,建立省級聯席會議制度,要求按照試點示范、試點深化和面上創建的階段,分步有序推動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實施,并把推進特色田園鄉村建設作為提升“三農”工作水平、促進鄉村振興的一大戰略抓手,努力推動形成田園鄉村與繁華都市交相輝映的城鄉發展形態。
據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周嵐介紹,圍繞“特色、田園、鄉村”3個關鍵詞,江蘇省致力打造特色產業、特色生態、特色文化,塑造田園風光、田園建筑、田園生活,建設美麗鄉村、宜居鄉村、活力鄉村,旨在挖掘中國人心底的鄉愁記憶和對桃源意境田園生活的向往,重塑鄉村魅力,帶動并吸引資源、人口等要素回流鄉村,從而推動鄉村綜合振興。
高水平規劃設計引導
從規劃到建設全過程“陪伴”
據了解,經地方申報、工作方案和規劃設計方案編制及評審、聯席會議討論等程序,江蘇省共公布3批136個省級特色田園鄉村試點村莊。作為聯席會議辦公室,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始終重視對試點村莊的技術指導,工作伊始便組織專業力量迅速編印了《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工作系列指導手冊》《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試點工作解讀》等系列文件,指導地方開展工作。為了建成既有特色又有活力的特色田園鄉村,江蘇邀請熟悉鄉村情況、熱心鄉村建設的設計大師、專家學者和優秀設計團隊等,實質性、全過程參與特色田園鄉村的規劃、設計和建設,實行設計師負責制,推行規劃設計陪伴式服務。各設計師團隊與鄉村干部群眾密切配合,深入鄉間地頭,開展田野調查,走訪村民農戶,和鎮村干部、村民促膝溝通,形成的鄉村規劃設計成果接地氣、反映了農民群眾的真實需求、體現了當代鄉村的現實需要。在試點村莊遴選階段,江蘇省建立了規劃設計方案和實施方案“雙審查”機制,先后3次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對3批試點村莊的規劃設計方案逐一把關,提出修改完善意見,確保規劃設計成果切合鄉村建設發展實際;聯合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對試點村莊的工作方案、專題報告進行把關,保證了工作方案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此外,為激發全社會對鄉村的更多關注,江蘇省“紫金獎·建筑及環境設計大賽”連續兩年聚焦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分別以“田園鄉村”和“宜居鄉村我們的家園”為主題,真題實做,強調實用創新,兩次大賽共收到來自7個國家和地區的2382份參賽作品,參賽人員逾1萬人次。江蘇教育頻道專門組織專題辯論賽,收效良好,反映出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得到了社會關注和專業認同。
部門通力合作
聚焦特色田園鄉村建設
特色田園鄉村建設需要從多個方面推進,圍繞“錢、地、產、建”等方面,江蘇省一一“破題”,統籌謀劃、形成合力,探索建立有力推動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的各項政策制度,使得各類涉農項目資源向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試點聚集。
圍繞“錢從哪里來”,江蘇省引導各地建立多渠道投入機制,鼓勵金融和社會資本規范、有序、適度參與特色田園鄉村建設。采取整合資金集中支持、統籌安排切塊支持、突出重點傾斜支持3種方式聚焦試點,省級財政安排專項資金予以獎補。在用地保障方面,江蘇省出臺《關于支持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圍繞土地規劃引領、土地綜合整治、盤活存量土地資源、推進試點地區不動產登記等方面細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探索旅游用地點狀化供地、宅基地自愿有償退出、低效用地再開發等一系列舉措,深入推進破解“自己的地不能用、用不好”的困局。
在強化特色產業培育方面,圍繞“產業調特、產品調高、業態調新”,江蘇省積極推動試點村莊產業結構調整,指導試點村莊根據區域要素稟賦和比較優勢,著力培育根植于本村、比較優勢明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農村特色產業。同時,指導試點村莊依托特色產業,積極發展新產業新業態,強化品牌創建,推進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開發和“一村一品一店”培育。
針對特色田園鄉村的建設管理,江蘇省指導各試點地區認真研究,積極探索建立符合鄉村現狀,既簡捷高效又程序規范的立項、招投標、質量監督等項目建設管理制度。推動紀檢、審計、消防等部門的審核把關工作關口前移,融入到過程監管中去。鼓勵在鄉村工程建設中引入EPC(工程總承包)管理模式,要求各試點地區建立村莊現場項目實施協調制度。
累計命名142個特色田園鄉村
綜合效應不斷疊加放大
為保障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工作更好地從“方案”走向“實施”,從“設計”走向“實踐”,江蘇省印發《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考核評價命名標準》,緊扣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內涵,創新工作機制,設置加分項和一票否決項,強化了負面清單管理。按照“縣級初驗推薦、市級復驗、省級驗收”的程序,在各地推薦的基礎上,江蘇省田園辦聯合省相關部門經現場踏勘、查閱臺賬、座談交流、村民訪談等程序,認真組織省級驗收,確保驗收命名的試點村莊更好地發揮典型示范作用。
興化市東羅村
在深入扎實推進試點村莊建設的同時,江蘇省積極組織開展面上創建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計命名142個“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建成了一批既有“內涵”又有“顏值”的特色田園鄉村,初步展現了鄉村振興的現實模樣。昆山市祝家甸村充分挖掘當地制作金磚的傳統,將廢棄的磚窯改造成磚窯文化館,制作金磚文創產品,實現了歷史文化遺存的當代創新利用。興化市東羅村積極推進“國資平臺+社會資本+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發展模式,促進農民增收致富。高淳區壟上村建設特色茶藝文創基地,成功運營“漫之淳”品牌,形成壟上碧螺春、壟上紅茶、精油皂等產品系列,吸納本地村民就業70余人,其中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30余人。泗陽縣堆上組以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為契機,帶動群眾脫貧致富,實現保底分紅、務工薪金、盈余分紅“三重增收”,村民人均收入由建設前1.2萬元增加至2萬多元。
昆山市祝家甸村
特色田園鄉村建設不僅要在“點”上開花,更要在“面”上結果。隨著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建設進入試點深化和面上創建并舉的新階段,各地積極將特色田園鄉村與“三星級”康居鄉村、美麗鄉村試點示范、傳統村落、蘇北農房改善項目等已建成的各類示范村莊“串點、連線、成片”,以點帶面發揮集聚效應。溧陽市在已有17個特色田園鄉村試點的基礎上,依托1號公路、重點景區、專業園區和特色片區,在全市規劃了18個特色田園鄉村組團,整合空間資源,集合發展優勢,探索開展全域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南京市江寧區全域推進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共建共享,放大集群效應。
【展望】
到2025年建成1000個特色田園鄉村江蘇將這樣做
王 菁
近日,江蘇省委、省政府印發的《關于深入推進美麗江蘇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建成1000個特色田園鄉村”的目標要求。下一步,江蘇省田園辦將按照省委全會部署要求,將特色田園鄉村作為美麗江蘇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置于戰略全局,高質量推進特色田園鄉村建設。
突出引領示范目標定位。根據特色田園鄉村試點、面上創建村莊、蘇北農房改善等不同類型項目,及時總結地方工作經驗、亮點做法,探索形成鄉村振興的多元路徑,為下一步更大范圍開展面上創建提供可學習的案例、可推廣的做法以及可復制的經驗。
把握激發活力本質要求。特色田園鄉村建設不僅關注村容村貌整治,還要有產業支撐、公共服務配套,切實做到生態優、村莊美、產業特、農民富、集體強、鄉風好,改善提升農民生產生活條件,讓其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務、過上更有品質的生活。
注重推動發揮延伸作用。將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與江蘇省組織實施的蘇北農房改善、美麗鄉村建設、傳統村落保護、農村環境整治、萬企聯萬村等重點工作結合起來,把自然景觀、特色產業、歷史文化和鎮村資源整合起來,集中力量、集成政策、集聚資源,推動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由點的創建向區域集聚示范延伸,努力建設一批融山水、田園、產業、鄉愁于一體的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示范區。
形成統籌聯動工作機制。建立特色田園鄉村“掛摘牌”制度,實行動態管理,對于已經命名的省級特色田園鄉村,后期運營管理跟不上的,或者有名無實、名不符實的,堅決摘牌,確保特色田園鄉村發展有活力、可持續。
【大事記】
王 璇
2017年3月28日
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會同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國建筑學會、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等單位在昆山市祝家甸村鄉村磚窯文化博物館召開當代田園鄉村建設實踐研討會,聯合發布《當代田園鄉村建設實踐·江蘇倡議》。這一活動得到業界高度認同和社會熱烈反響,時任江蘇省委書記李強多次批示、肯定方向,并要求付諸實踐。
2017年6月20日
江蘇省委、省政府印發《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行動計劃》,要求按照試點示范階段、試點深化和面上創建分步有序推動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實施。
2017年6月23日
江蘇省政府成立由分管副省長任召集人、17個部門組成的聯席會議,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2017年6月29日
江蘇省政府在南京召開全省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試點啟動會,拉開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大幕。
2017年8月23日
公布特色田園鄉村建設首批45個試點村莊名單。
2017年8月24日
江蘇省政府在南京召開全省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試點工作推進會。
2017年8月29日
江蘇省政府在南京召開全省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座談會。
2017年12月25日至26日
在中共江蘇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上,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指出,要豐富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的實踐內涵,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多可復制能推廣的經驗。
2018年4月16日
公布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第二批25個試點村莊名單。
2019年1月31日
公布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第三批66個試點村莊名單。
2019年4月30日
印發《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評價命名標準(試行)》。
2019年11月13日
江蘇省政府在溧陽市召開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現場推進會,命名第一批19個“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
2020年4月23日
命名第二批24個“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
2020年5月14日
印發《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評價命名標準》《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創建工作方案》。
2020年7月31日
江蘇省政府在徐州召開蘇北地區農民群眾住房條件改善暨特色田園鄉村面上創建工作現場推進會,命名第三批99個“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