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長垣市被省政府列為省級農村宅基地和農民自建住房規范管理綜合改革試點后,堅持以提升農房建設水平服務鄉村振興大局為目標,以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為基礎,以規范編制落實村莊規劃為抓手,以保障群眾住房質量安全為重心,狠抓工作落實,農民自建房規范管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2020年以來受理建房申請593戶,審批通過445戶,收集鄉鎮引導圖集230套,正在編制市級農村住房指導圖集20套,備案工匠2747人,工匠隊伍334個,培訓發放農村建筑工匠合格證592人。
一、主要做法
在試點工作推進中,探索建立“5+2”工作體系(即完善一套改革方案、編好一套村莊規劃、制定一套審批流程、編好一套建房圖集,搭建一個信息平臺,管好監管和施工兩支隊伍),抓好七個關鍵環節,初步總結出既可穩步發展、又可復制推廣的工作方法。
(一)完善一套能落地的改革方案,打好宅改組合拳。堅持深化宅改,為宅基地規范獲取、超占宅基地有序退出定原則、立規矩,從源頭上杜絕違法違規占地建房現象。制定了《長垣市關于農村宅基地和農民自建房規范管理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長垣市農村宅基地和農民自建住房管理辦法(試行)》《長垣市自建住房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管理辦法(試行)》《長垣市農村建筑工匠管理辦法(試行)》《關于組建鄉鎮規劃委員會的通知》《關于宅基地和自建房規劃管控指導意見》等6個配套文件,解決了農村自建房審批難、建設布局亂等問題,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農村農民自建房規范管理體系。
(二)編好一套實用性的村莊規劃,繪好農村發展圖。建立三級規劃隊伍,全面構建三級規劃實施把控體系,同時堅持共同締造理念,創新規劃“點餐”模式,由專家列出項目清單,村民挑出實需項目,實現鄉村規劃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精心編制、規范落實“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2018年以來,聘請河南大學完成了城市規劃區以外501個行政村的基礎性村莊規劃編制,有376個村莊啟動了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其中36個村莊被列為省級“鄉村規劃 千村試點”,35個村莊規劃已通過專家評審,涌現出了水墨趙堤、花香云寨、詩禮王莊、宋韻官路西等一批特色村莊,為全市已啟動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的村莊起到示范引領作用。
(三)制定一套規范化的審批流程,指明群眾辦事路。優化“一表一圖一承諾”(即《宅基地和自建房申請表》《宅基地使用承諾書》《宅基地示意圖》),建立于法周延、于事簡便的申請審批流程。同時,壓實鄉鎮農村自建房審批主體責任,各鄉鎮(街道)均成立生態環境和規劃建設辦公室,具體負責轄區農村自建房審批和管理,落實三到場(審批到場、放線到場、驗收到場),核發三項證(《宅基地批準書》《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農村宅基地建房備案證明》),做到事中事后全程監管。
(四)編好一套多樣化的建房圖集,實現農民安居夢。為解決農民建房無圖紙、布局差、功能差、造型差等問題,委托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編制圖集,綜合考慮廚房、車位、儲藏室等多樣化的生活需求和農戶經濟承受能力,從建筑風貌、戶型設計、功能布局、結構施工等方面進行專業設計,免費給建房村戶提供成本經濟、結構安全的施工設計,使村民可“按圖索驥”完成房屋建造的整個過程,引導村民建設功能現代、風貌鄉土、成本經濟、結構安全、綠色環保的房屋,促進房屋建設質量安全水平的提升。
(五)搭建一個智能化的數字平臺,共建部門信息橋。順應數字時代治理規律,充分用好云上政務服務手段。一是整合現有資源,確保信息共享化。結合數字鄉村試點建設,整合了國土、農業、住建等多部門信息,搭建市鄉村三級“數字鄉村”綜合服務平臺。二是實行網上辦公,確保服務便捷化。農村自建房申請審批管理實現了網上申請、審批、查詢、建筑工匠備案等功能。三是開發移動終端,確保使用簡單化。開發“長垣為農”APP,初步形成“農民申請、村級審核、鄉級審批、市級監管”的網上審批運行格局。
(六)管好一支專業化的監管隊伍,規范農房建設管理。建成1個市級和18個鄉級管理平臺。一是市級組建以市農業農村、市自然資源、市住建等部門為成員的聯合執法隊伍,在利用12336、12316等舉報平臺、“藍天衛士”系統等線上監管的同時,不定時開展聯合巡查,發現有擅自建房苗頭的,做到早發現、早制止。二是鄉級由各鄉鎮(街道)分別組建不少于18人的執法隊伍,履行屬地管理主體責任,堅持日常巡查制度,建立宅基地建房日常巡查監管臺賬。三是村級配備不少于1名的協管員,落實日巡查制度,對已批準建設的農房,承擔監管責任,做到審核、審批、建設、驗收全程參與,確保批建農房按照批準面積和規劃要求要求進行建設。構建起了人防和技防相結合,實現全覆蓋、全方位、無死角的管控機制。
(七)管好一支高素質的施工隊伍,保障施工質量安全。出臺了農村建筑工匠管理試行辦法,建立了農村建筑工匠隊伍備案、培訓上崗、積分管理機制。一是建立農村建筑工匠管理制度。定期組織開展法律法規、建筑識圖、施工技術規范、施工安全防護、造價預算等知識培訓,并實行每三年一次繼續教育制,提高和保障農房施工人員素質能力。二是實施開工前施工隊伍備案制度。要求承攬農房建設施工的負責人和50%以上參與施工的建筑工匠必須持有“農村建筑工匠培訓合格證”,確保農房建設施工隊伍具備專業的施工能力。三是實行工匠積分管理制度。以戶主評價、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農民工工資發放等為依據,對參與農房建設的農村建筑工匠進行打分評級,對年度積分達到80分、90分和連續三年90分以上的,分別授予一星、二星、三星農村建筑工匠稱號,對積分清零的農村建筑工匠禁止參與農房建設施工,進一步規范農房建設施工行為,提高農村建筑工匠的知識水平、施工經驗和服務質量。
二、下步打算
下一步,長垣市將按照國家宅基地改革和省宅基地自建房規范管理試點要求,持續完善“5+2”工作體系,將農村自建房規范管理工作深入推進。
一是加快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做好村莊規劃銜接。在年底前完成空間規劃編制,使村莊分類更科學,空間利用更合理,減少不確定因素對村莊的影響。
二是加大建筑風貌和建筑質量的管控力度,加快圖集修訂完善,傳承長垣特色風貌。加大建筑工匠培訓,完善農房施工隊持證上崗、星級評定和工匠培訓制度,通過獎勵或補貼方式,鼓勵使用新型建材,打造新型建材農房示范戶,全面保障建房質量安全。
三是提高服務水平和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全面提升市、鄉、村三級執法管理隊伍素質和農村便民服務水平,不斷完善綜合信息平臺功能,增強執法和管理綜合能力。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