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是改造的重點;2001年以后建成且符合改造條件的老舊小區,可按年度改造任務一定比例納入改造范圍
■ 2021—2025年期間,力爭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以及部分2001年以后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 探索建立居民、管線單位、政府按比例共擔出資責任機制,原則上企業和居民出資比例不低于項目總投資的20%
■ 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力推“清單制+告知承諾制”,對于權屬清晰、材料齊全的項目,要求在1個工作日內辦結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印發《全面推進廣西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實施方案》,明確將通過規范改造范圍和內容、編制專項改造規劃、健全組織實施機制、加大資金籌措和監管等措施,力爭2020年內全區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412個,涉及居民住宅約16.87萬套;2021—2025年期間,力爭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以及部分2001年以后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方案》明確,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是改造的重點;2001年以后建成且符合改造條件的老舊小區,可按年度改造任務一定比例納入改造范圍。
改造將分為基礎類、完善類、提升類3個層級。基礎類改造,旨在保障居民居住安全和基本生活需求,主要包括供排水、供電、供氣、消防等市政配套基礎設施改造以及建筑物外立面、樓梯等部位維修;完善類改造,旨在滿足居民生活便利需求和改善型生活需求,主要包括環境提升,體育、無障礙、停車場等設施改造建設,建筑節能改造、加裝電梯等;提升類改造,旨在進一步提升居民生活品質,主要涉及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及其智慧化改造,包括完善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公共衛生設施、教育設施、智能感知設施等。
老舊小區改造,如何破解資金難題?《方案》規定,將按照“誰受益,誰出資”原則,探索建立居民、管線單位、政府按比例共擔出資責任機制,原則上企業和居民出資比例不低于項目總投資的20%。居民可通過直接出資、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住房公積金、捐資捐物、投工投勞等多種方式參與改造。各地可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納入國有住房出售收入存量資金使用范圍,并將老舊小區內部及與小區直接相關的基礎設施納入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范圍。
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中,為社區提供養老、托育、家政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并減按90%計入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用于提供社區養老、托育、家政服務的房產、土地,可按現行規定免征契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和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不動產登記費等。
為加快老舊小區改造的進度,我區將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力推“清單制+告知承諾制”,建立不同類型工程的審批事項清單和告知承諾制清單。不涉及土地權屬變化、不改變用地性質、對環境影響小的項目,無需辦理用地、環評等手續。不涉及建筑主體結構變動的低風險項目,實行告知承諾制,可不進行施工圖審查。改造方案批復總投資400萬元以下(不含400萬元)的項目,不再審批初步設計。各地還將開設辦理不動產登記綠色通道,專人專窗負責改造項目辦證工作。對于權屬清晰、材料齊全的項目,要求在1個工作日內辦結。(摘自 《廣西日報》 2020.12.01 記者 駱萬麗 通訊員 李遠哲)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