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記者從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了解到,“十三五”時期,重慶累計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等重點對象農村危房改造20.3萬戶,農村危房改造惠及群眾上百萬人。我市通過逐戶開展住房安全有保障核驗、脫貧攻堅普查等方式,確保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實現了住房安全有保障。
為高效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我市將農房建設放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在改造對象認定、確保危房改造質量等方面精準發力——
一是嚴格執行扶貧等部門“提單子”、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改房子”的程序,建檔立卡貧困戶身份識別以扶貧部門認定為準,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低保戶身份識別以民政部門認定為準,嚴格確定農村危房改造范圍。與此同時,我市按照應保盡保、應改盡改的原則,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等重點對象農村危房改造實行動態覆蓋。
二是嚴格執行戶申請、村評議、鄉鎮審核、區縣審批的程序,健全公示制度,把改造對象認定置于廣大群眾的監督下。
三是嚴格執行鄉鎮逐戶逐項開展質量安全巡查和區縣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抽查巡查、逐戶逐項竣工驗收的程序,確保農村危房改造質量。
四是健全農戶紙質檔案管理制度,實行“一戶一檔”,確保批準一戶、建檔一戶,及時將紙質資料信息錄入《農村危房改造脫貧攻堅三年行動農戶檔案信息檢索系統》,實現數據資料的信息化、查詢便利化。
近年來,我市還指導各區縣實施改廁、改廚、改圈,大力整治房屋周邊人居環境,建設整潔庭院和美麗村莊。(摘自 《重慶日報》 2020.12.04 記者 廖雪梅)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