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hezyo-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人妖hd-人妖ts在线

中華建筑報網
首頁>要聞> 正文

北京地鐵16號線中段、房山線北延2020年年底開通

2020-12-21 12:21:58來源:新華網作者:佚名責任編輯:黃靜

  16號線中段、房山線北延開通在即,記者昨天探訪發現,兩條地鐵線各站有著獨特的文化特色,基本“一站一景”,與周邊歷史文化相呼應。目前全線進入最后的調試階段,為年底開通試運營做好準備。

  市重大項目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軌道交通目前在建線路共計16條(段)、在建里程304.6公里。16號線中段、房山線北延兩條重要軌道交通線路年底開通后,將進一步提升軌道交通服務范圍,豐富和完善軌道交通線網。屆時,本市軌道交通通車總里程將達715公里。

  16號線中段:

  國家圖書館站營造書海氛圍

  16號線中段北起西苑站,南至甘家口站,線路全長約10公里,共設7座車站,包含國家圖書館站、蘇州街站、蘇州橋站、二里溝站4座換乘站。16號線北段(北安河-西苑)已于2016年底開通,即將開通的中段是一條貫通南北的地鐵骨干線,途經海淀、西城、豐臺三個行政區,沿途經過海淀公園、海淀體育中心、人民大學、理工大學、青年政治學院、國家圖書館,年底運營后,將與先期開通的北段實現貫通。屆時從北安河到甘家口僅需49分鐘就可到達,方便近百萬市民的出行和生活。

  記者下午探訪了國家圖書館站和甘家口站,發現車站“一站一景”,簡約大氣又古色古香。站臺至站廳樓扶梯側邊墻體采用藝術玻璃,頗具藝術品位,同時加大了站與站之間的識別性。比如甘家口站設計的主題是“三里河秋色”,玻璃上印有金黃色的銀杏,呼應該站周邊的網紅打卡地釣魚臺旁的“銀杏大道”;國家圖書館站側墻引用《中庸》名句“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鼓勵市民讀書明智。每座車站站廳的裝修在細節上也有講究。國家圖書館站地面上不同字體的“書”字星羅棋布,吊燈上也有“書”字,還印有唐詩《聽安萬善吹觱篥歌》,營造出一種遨游書海的氛圍。北京城市快軌建設管理有限公司設計管理部副部長謝亞勇介紹,16號線中段裝修方案在延續16號線北段“京廊古韻”穩重大氣的裝修風格基礎上,進行了部分優化及創新。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圖書館站是繼西直門站、東直門站和宋家莊站之后北京第四座“三線換乘”車站,將與地鐵4號線、9號線實現換乘。“以往,16號線和4號線乘客只有在西苑站集中換乘,在國家圖書館站實現三線換乘后,能顯著緩解4號線客流壓力,使海淀山后地區市民進入中心城更加便捷,同時有效緩解萬泉河路、西三環、三里河路等交通干道的擁堵情況。”謝亞勇透露,該站在設計之初就精心推敲方案,通過將站廳“拉平”的方式,實現同層換乘。這條地下換乘通道約100米左右,寬度約12米,還設置了2處自動人行道步行電梯,提高換乘舒適度與效率。

  房山線北延:

  高峰時運行間隔2.5分鐘

  房山線北延南起白盆窯站,北至東管頭南站,線路全長約5.25公里,共設4座車站,全部為地下站,自南向北分別為:白盆窯站、花鄉東橋站、首經貿站、東管頭南站,平均站間距約1.53公里。房山線北延開通后,除9號線外,將再增加兩處與中心城線網其他線路的換乘節點,即首經貿站、東管頭南站分別與既有10號線、在建16號線形成換乘,為房山地區及豐臺科技園地區居民提供更多出行選擇。

  記者實地探訪發現,房山線北延4個車站裝修風格統一,站廳層吊頂均采用白色鋁板進行流線設計,屋頂好似綿延起伏的小山峰,簡約大氣。“全線延續了既有房山線‘山水畫卷’的概念。”京投所屬軌道公司第一項目管理中心設計管理部副部長李宏宇介紹,在此基礎上,每站裝修風格也有著鮮明區分,“比如白盆窯站采用橙色為主題色,首經貿站為深藍色,車站顏色變換,不易使乘客產生視覺疲勞。”站廳、站臺上許多小細節都體現著傳統文化特色。記者注意到,站廳層扶梯實體欄板融入了卷軸的設計元素,站廳龍門架融合了古代筆架的造型元素,公共座椅、出入口字體則提取了中國古畫落款印章的設計元素。

  目前,全線4站站內裝修已基本完成,安檢閘機等設施安裝完畢,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清潔等掃尾工作。14時13分,記者搭乘試運行的列車從白盆窯站開出,不到3分鐘后即到達花鄉東橋站,又經過2分多鐘到達換乘車站首經貿站。據介紹,房山線北延列車最高運行時速為100km,高峰時列車運行間隔為2.5分鐘,高峰小時開行26對列車,系統規模按照30對進行設計。

  相關新聞

  應用5G技術 地鐵發車間隔可再壓縮10%

  北京協同創新軌道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昨天揭牌成立。未來,北京將依托地鐵11號線西段(冬奧支線),打造北京首條智慧地鐵示范線,并將研究基于5G技術的車車通信列控系統,實現高峰期最小行車間隔再壓縮10%以上。

  協同創新研究院初期擬打造以企業為創新主體的智能列車、智能控制、人工智能、云計算與大數據、通信網絡五大科技創新中心。目前,該平臺正在圍繞運行控制系統、調度指揮和乘客服務、運行維護、裝備制造等方面開展協同創新研究。

  今年1月,京投公司牽頭編制完成《北京智慧軌道交通發展行動策劃方案》,重點依托地鐵11號線西段(冬奧支線),打造北京首條智慧地鐵示范線。通過深化科技冬奧、智能票務、乘客信息等智慧化服務體系,提升乘客的智能出行體驗。

  今年疫情期間,北京地鐵多條線路采取超常超強措施,11條線路邁入“間隔2分鐘”大關。目前最小間隔2分鐘已接近運營極限,要想再縮短運行間隔,需進行技術突破。對此,協同創新研究院將研究基于5G技術的車車通信列控系統,提高列車運行效率,高峰期最小行車間隔提升超10%。同時將新建車內環境智能控制系統,對車廂內廣播音量、溫濕度、照度等智能調節,提升乘客的乘坐舒適度。

  目前,協同創新研究院正在牽頭組織開展符合國際技術趨勢的《新一代運行控制系統關鍵技術及裝備示范工程》研究工作,打造具有北京特色的智慧軌道交通建設模式。

  開展急救培訓 三條線路AED設備全覆蓋

  記者從北京地鐵公司了解到,北京地鐵已在1、2、13號線車站安裝AED設備58臺,目前正在集中對員工開展急救設備操作方面的培訓。

  昨天,在地鐵13號線清河站站廳的AED(自動體外除顫器)設備旁,50名來自霍營站管中心的地鐵員工聚在一起,傾聽應急培訓師王志文講解AED設備的使用流程。王志文介紹,在使用AED設備之前,首先要確認被搶救者無反應、無呼吸、無心跳。參與搶救的人員可通過APP內掃描二維碼、刷身份證、使用應急開關等三種方式取用AED設備。在盒子被打開之后,智能急救站會發出報警聲進行提示。

  “車站內的智能急救站都與后臺相連,只要有人取出AED設備,后臺客服會撥打電話確認,還可指導AED設備的操作,同時車站工作人員也會第一時間得知相應情況。”王志文介紹,對于沒有操作AED設備經驗的人,智能急救站提供了簡要的操作指南。在啟動AED設備之后,設備也會通過語音提示操作的各個步驟。

  除AED設備之外,智能急救站還提供了止血包扎帶、創可貼和冰袋等醫用耗材,需要時也可以操作智能急救站的觸摸屏,通過掃碼實名免費領用。

  北京地鐵公司按照每站1臺AED設備的配置標準,于10月底完成1號線22座車站(施工中的蘋果園站除外)AED設備的配置。今年12月初,完成了2號線、13號線35座車站的配置。目前三條線路共配置58臺AED設備,安裝有AED設備的車站已在站內示意圖標注了設備位置。

微信掃一掃,分享給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