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人才,上海是認真的。
本周,位于黃浦區五里橋路28弄的公租房項目——仁慧苑舉行交房入住儀式。該項目是黃浦區最大面積集中式公租房項目,總建筑面積近5萬平方米,可提供公租房365套,將成為上海中心城區供應最精準、運營最高效、管理最到位、服務最優質的公租房標桿項目。
市中心、低密度、高品質、相對合適的租金——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人才。解決來滬優秀人才的階段性住房困難。
面向“十四五”,面向新發展格局,上海要在各方面“搶先成勢”,其中的關鍵要素之一就是育才、引才、留才。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營造宜居宜業的發展環境,打造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匯聚之地、事業發展之地、價值實現之地,讓各方賢才“不僅想來,來了還不想走”。而居住,即是其中感知度、關切度最高的環節。近年來,上海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房屋租賃體系,系統解決在滬人員工作期間的長期穩定居住需求。順應需求,市場基本形成了長租公寓、公租房、人才公寓為主體的多元化租住體系。
上海將進一步發力,“因地制宜”“因房制宜”打造類型豐富的城市公租房、城市精品公寓、人才公寓等,為一座城市未來發展最核心、最根本動能——人,構筑宜居宜業宜樂的大生態。
市中心低密度社區,家具家電皆可按需配備
拎包入住,這在仁慧苑“算不上什么”。每套公寓里的電視機尺寸大小、沙發色彩等都可自選。
據介紹,整個項目建設過程長達四年,屬于拆落地重建項目,單套住宅面積在54平方米至105平方米不等。
小區不僅有高品質物業管家服務,沿街商鋪還配備了年輕人熱衷的健身、網紅輕餐飲等項目,特別是在小區里拿出一定空間,設立了黨群服務站和人才活動中心,黃浦區公租房受理中心也被嵌入其中。
涉及租金,目前的價格相當于市場價的九折,而對于區內認定的相關人才,區財政將有貼補,最終房租在市場價格的五成左右。
當然,對于租住也有相關規定:因為屬于過渡房屋,一般情況下租住不超過六年。
永業集團副總經理周春華介紹,房源剛推出就受到追捧,不少單位以單位名義替員工申請住房,“最終要經過公租房受理中心等部門審核通過,各項條件符合,才有資格入住”。
仁慧苑是黃浦區政府投資的公共租賃房和人才安居重點項目。據黃浦區房管局介紹,下一步,相關單位將抓緊細化完善供應方案,積極探索科學高效的運營模式,切實把有限的資源精準配置到最需要的對象,最大限度發揮住房保障和人才服務功能,打造更多中心城區公租房項目。
置換房源匠心打造,風貌區有了人才精品公寓
依據不同區域屬性及房屋特性,根據在地性原則,精心打磨不同類型的城市精品公寓產品——在徐匯區,作為區公房管理單位以及風貌區保護利用、城市有機更新工作的實施主體,徐房集團開始梳理盤整存量房屋資產,主動拓展人才公寓租賃產品——城市精品公寓。
該項目自2018年啟動以來,已累計完成7批共248套公寓產品的打造,總建筑面積約2萬平方米。其中風貌區內27套,風貌區外221套,目前整體出租率為95.6%。
據介紹,在風貌區內,居住房屋以花園住宅、老公寓、新式里弄為主,房源分布相對分散,其特有的建筑景觀、空間結構和人文環境是一大特色,因此徐房集團將其定義為以歷史建筑為特色載體的長租精品公寓;而在風貌區外,選擇存量房源相對集中、交通相對便利的商品房、老公房為基礎,打造以人才孵化、品質迭代為目標的人才公寓。
這些各具特色的人才公寓類產品,因其地理位置交通便利,供給量較多,租金價格適配性好,目前已擁有央視、商飛等多家知名企事業單位的房源需求。伴隨著房源規模的擴大,將逐步形成人才公寓、青年公寓、風貌區內特色精品公寓等豐富的產品結構,互為補充,差異化發展。
徐房集團相關負責人馬俊杰介紹,下一步,還將對下屬各企業自營的居住房源進行深度梳理,對具備打造條件的房屋進行統籌,進一步擴大房源。此外,隨著集中運營平臺的完善,客戶的積累以及品牌形象的提升,在對存量居住類房屋有序、集約、規范化管理的前提下,還將探索城市精品人才公寓的多元租賃模式。(記者 顧一瓊)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