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人才引進政策好,讓我們享受到優厚的待遇。現在,在生活、工作等方面都很舒心。”12月23日,在自治區人民醫院腫瘤科工作的孫亞平博士說。享受到副高職稱待遇和20萬元安家補助金,孫亞平在醫院科室品牌建設和醫療課題研究等方面更努力。
近年來,寧夏通過出臺一系列含金量高、針對性強、效果突出的人才政策,建立覆蓋人才引進、培養、激勵、評價、保障的長效機制,為各類人才干事創業創造了條件、搭建了舞臺。
在人才引進方面,對全職引進的五類高層次人才分別給予20萬元至220萬元的安家費、每月2000元至5000元工作補助,連續補助5年。根據行業差異、項目類型、體量大小等因素,給予8萬元至3000萬元科研項目啟動經費。
在人才培養方面,實施院士后備、領軍人才、青年拔尖、青年托舉人才培養工程,按照每人500萬元、50萬元、6萬至10萬元、3萬元給予資助。對企事業單位選送中青年人才到專業對口的國家級科研院所或重點高校深造,按每人每年3萬元至4.5萬元的標準資助。
在人才評價方面,對作出突出貢獻的人才和引進的高層次人才不受學歷、論文、任職年限等限制,直接評聘高級職稱。對基層單位實行職稱“定向評價、定向使用”,引導人才流向基層、扎根基層、服務基層。推進職稱制度與職業資格制度有效銜接,打通了高技能人才與工程技術人才成長通道。
在人才激勵方面,對高層次人才密集單位,實行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增量辦法,按超過20%的增長率予以批準;科技成果轉化收益,按不低于80%的比例歸科研項目完成人或研發團隊所有。分層次設立“寧夏杰出人才獎”“塞上英才獎”“塞上名家”系列評選表彰,獲獎人員分別獎勵100萬元、50萬元、5萬元。
在人才服務方面,實行高校畢業生“零門檻”落戶制度,建立高層次人才配偶就業、子女就學優待制度,根據引進高層次人才具體情況,力所能及提供其配偶就業、子女入學、休假療養、醫療保健等21項服務。建立住房保障制度,全職引進的高層次人才由用人單位提供周轉房,在寧夏全職工作滿5年,經用人單位考核合格并繼續長期留任的,住房產權歸其所有。
“隨著人才新政紅利不斷釋放,引進的全日制博士數量占全區博士總量的五分之一,引進人才的數量質量逐年提升。”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專技處負責人說,近3年來,已為歷年來全職引進和自主培養的1580余名全日制博士、重點院校重點學科碩士發放補助和安家費1.78億元,提供1000多萬元科研和項目啟動資金;自治區編辦、人社等部門通過“綠色通道”等方式,解決了事業單位自主引進全日制博士及以上高層次人才的編制和崗位聘任問題,打通了突出貢獻人才和引進高層次人才職稱評審的綠色通道。(記者 馬照剛)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