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近期,南昌市灣里管理局全面落實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各項措施,在細節上做文章、于細微處見功夫,把城市管理落實到每一個鎮、每一條街、每一個社區、每一個網格,探索出一套長效化、精細化、規范化的城市管理新方法,城鄉面貌和環境品質明顯改善,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文明巡管,當好市容環境“美容師”
1月9日,經歷一連幾天強降溫后,灣里迎來一個陽光明媚的好天氣。8時許,張斯科和唐安武準時到達招賢大道附近,開始了一天的值勤。他們主要負責招賢大道范圍內城市管理問題的巡查管理工作。
店鋪有沒有占道經營、非機動車是否亂停亂放……在每天的常規例會后,第一件事,兩人就是先在自己負責的網格內做一次巡查。“今天天氣好,可能會有一些亂停亂放、占道經營的現象。”張斯科說。
在巡查了一小段路后,兩人發現不少情況:一家早餐店趁著早高峰就餐時間,將幾張餐桌擺在店外,還有幾位顧客為圖就餐方便,把電動車隨意停放在人行步道上,不僅影響了市容,還不利于行人通行。
“老板,店鋪門口不能擺桌子,門口的電動車也要停在停車線里。”張斯科這邊勸導著,那邊唐安武就幫著把桌子搬進店里,兩人又順手把兩輛電動車停到不遠處的停車線內,一番動作下來,整條街道瞬時通暢不少。
近年來,灣里城區大公園,農村大景區的靚麗形象越來越深入人心,城市綜合管理的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但亂停亂放、出店經營等細節問題把控的還不夠精準,城市管理秩序維護還不夠常態長效。
“城市綜合管理具有很強的動態性、反復性。灣里是景區,城市綜合管理水平不能僅僅停留在干凈、整潔的水平,而應該主動提檔,以更高水平的城市綜合管理與都市生態旅游區的定位相匹配。”灣里管理局景區與城鄉管理辦郭峰表示。
基于此,灣里管理局在去年12月從各執法中隊抽調“精兵強將”,籌建了一支30人的城市巡管執法隊伍,負責巡管督辦灣里城區城市管理工作,輔助參與城市管理執法工作,努力提高城市管理問題的高效率、高標準處置,鞏固城市管理執法成果。
“我們提倡柔性執法,人性化執法,文明化執法,強調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第一時間文明勸阻、第一時間服務群眾,這樣涉及面更廣,群眾的接受程度更高,城市管理也更精細化、常態化、長效化。”巡管執法隊隊長李友望說道。
現在,這支文明巡管隊伍不僅是灣里城市綜合管理的“排頭兵”,更是灣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久久為功,開啟城鄉面貌“新美顏”
清掃垃圾、裝車、擦洗街邊垃圾箱……一大早,在八面山路上,一群手拿掃把的環衛工人正冒著嚴寒,擦亮這座“城市窗口”。
為鞏固城市建管十大提升行動成果,灣里管理局加強重點區域市容環境整治,灣里管理局加快道路空間品質提升。
市容頑疾做“減法”,共清理衛生死角89處,清理樓道垃圾、雜物36車;整治戶外廣告1623起,查處違規圍擋43起,修復、更換破損市政設施520余處。
城市做“加法”。把城市建管十大提升行動27類85項具體任務,同全域旅游發展、群眾生活品質提升等緊密結合,以項目支撐為引領,建成項目23個,啟動項目14個,不斷完善城市功能與品質;同時,強力推進道路網格化管理工作,形成“管理科學、監測全面、養護精細、執法高效”的“四位一體”城市管理運行體系,努力打造灣里城市道路管理新格局。
開展“五大專項整治”。堅持“常規管理”與“集中整治”相結合的工作模式,開展了占道經營、非機動車管理、施工圍擋、環境污染、水務行政執法五大專項整治行動,共整治出店、占道經營8211起,整治非機動車壓占盲道、線外停放等現象7960次,查處非機動車亂停亂放行為383起,整治不規范圍擋155次,依法拆除超期圍擋共92處,長6299米;累計辦理市民噪音污染投訴案件135起,整治露天高音喇叭擾民35起,有效治理了城市亂象。
揚帆奮進,打造精致管理“升級版”
隨著城市品質提升與功能完善,灣里管理局朝著實現精致、長效、規范管理的目標,一路向前,腳步不歇。
“綠色小區16個、藍色小區10個……”近日,灣里管理局第一批“五色”小區評選結果出爐。通過強化網格化監管措施,形成以點帶面、條塊結合、橫向聯系、縱向推進的網絡化監管模式,倡導以綠色為優,黃藍色為中,紫紅色為差,把社區小區、村莊分場納入五色管理體系,創建綠色社區小區。灣里管理局將全面落實局、鎮街處(部門)、村三級干部掛點、全民參與、共建共享、綠色創建、網格化管理新格局。
同時,灣里管理局以“市容環境整治”、“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社區小區環境提升”、“城市交通暢通”、“城市文明提升”和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工作為重點,落實“網格管理˙綠色創建”主體責任單位工作成效,實行一周一曝光,一月一排名,一季一獎一表態,半年一點評,一年一總結原則;形成以督促變、以查促干、以考促進、以評促效、獎罰并進、管用有效的考評機制。
“我們將緊緊圍繞’四精”要求,不斷提升城鄉管理理念和手段,完善標準制度體系、部門聯動機制及資源共享機制,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灣里管理局綜管辦主要負責人羅旭表示。
陳璞 本報記者 歐陽雨婷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