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遼寧省自然資源廳以深入貫徹“帶頭抓落實、善于抓落實、層層抓落實”要求為抓手,制定《全省自然資源系統貫徹“三落實”要求保障項目落地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通過出臺四方面14條硬舉措,全面保障全省重點項目早落地、早開工。
遼寧省自然資源廳以自然資源要素保障為牽引,以助力經濟發展為主旨,圍繞企業、項目、服務制定《若干措施》,通過推動措施落地,旨在全省自然資源系統構建起政策特惠、審批特快、服務特優、機制特活的自然資源保障新格局,為全省系統打好保障項目建設的攻堅戰、持久戰提供有力支撐,為全面實現以項目建設的大突破,帶動振興發展的大提速提供堅強助力。
一是堅持規劃先行,發揮引領作用。著眼國土空間規劃和新一輪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尚未編制完成實際,及時回應各地關切,明確城鎮、村莊、單獨選址項目用地審核,以及勘查開發項目辦理的過渡期政策。今年以來,通過有效解決規劃過渡期“無規可依”問題,加速提升了項目落地。
二是強化要素支撐,加大保障力度。在用地上,強化指標傾斜,降低成本、精準保障,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降低房屋建設工程存量用地盤活成本,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實現“應保盡保”。在用礦上,聚焦資源安全、國防安全,縮短審批周期,簡化審批程序,對涉及國家安全、軍工需要的鐵礦等國家戰略性礦產的礦業權審批,支持容缺辦理。在用海上,強化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要求的圍填海項目,積極引導在圍填海歷史遺留存量區域內選址,積極爭取國家支持。
三是優化審批流程,提升服務質量。創新“模塊化”審批,改變過去省市縣三級逐級報審的串聯審查模式,將用地審查內容劃分為若干獨立模塊,實行一體聯動、并行辦理。推進簡化辦理。對于項目用地范圍內與報批項目無關的歷史違法用地,由各地依法依規處理,處理情況不作為項目報批的審查要件。深化聯動辦理。建設項目涉及使用林地的,實現用地審批與林地審批同步受理、同步辦理。通過一系列惠企舉措,最大限度壓縮審批時限,降低企業成本。
四是建立長效機制,壓實責任鏈條。突出在機制保障上強化約束,建立項目保障、快速協調、監督考核“三大機制”,成立重大建設項目保障工作專班,建立審批“綠色通道”,對重點建設項目實施清單化管理、節點化推進、精準化落實,全要素、全流程、全方位提升保障質量。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