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成熟,數字化建設和管理已經成為許多城市的標配。多年來,陜西省咸陽市力求以數字化驅動城市管理,提升公共服務效率和質量。在新基建的風口之下,城市管理服務水平正一步步由“數字化”向“智慧化”升級,打開了全面建設“智慧咸陽”的新局面。
回顧過去的幾年,咸陽市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始終堅持“創新、精細、共享、服務”的工作理念,不斷建立健全“高位監督”機制,優化提升“扁平化”指揮效果,扎實做好數字化城市管理案件采集、派遣以及對各職能部門、各縣市區的監督考評,實現了咸陽數字城管從0到1的歷史性跨越,沿著“統一領導、整體推進、綜合協調、全面考核”的方向,一步步讓城市更加聰明、更加便捷、更加溫情,讓城市管理服務水平不斷邁上新的臺階。
厚積薄發,數字化管理模式成形
按照原建設部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數字化城市管理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2011年,咸陽市委、市政府開始謀劃數字城管平臺建設,并要求把數字城管平臺建成“全國一流、全省領先、資源共享、科學實用”的城管指揮中心,建設內容納入《建設智慧城市打造幸福咸陽實施方案》。咸陽市數字城管平臺累計投資6000余萬元,經過建設和試運行,于2015年2月4日順利通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驗收。
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召開,將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建設寫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地積極推進城市管理數字化、精細化、智慧化,所有市、縣整合形成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對于咸陽數字城管建設來說,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咸陽市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應時而生。為達到“高位監督”效果,市政府辦公室印發《咸陽市智慧城市數字城管工作考核暫行辦法》《咸陽市加快建設智慧城市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實施方案》,明確由咸陽市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全面負責實施城市數字化管理平臺日常運行和監督考核工作,對城區25個責任部門進行監督考核,并督促各縣市加快實施數字化管理平臺建設和管理工作。
據悉,咸陽市數字化城管平臺已率先與國家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聯網對接,數字城管實踐案例被作為全國26個優秀城市實踐案例之一編入全國市長研修學院(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干部學院)《數字化城市管理案例匯編》,90%縣市已建成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2020年度共采集上報受理城管案件144129件、立案派遣143100件,辦結案件135763件,結案率94.87%。
精準服務,高效與提質并舉
“數字城管采集的案件,涉及城管執法系統內部的案件還好辦理,其他部門的案件全憑自覺,對于結不結案沒有任何制度約束。都是平行部門,案件很難派遣下去,這可能是全國數字城管指揮中心遇到的最為普遍的問題。”工作人員說。
為破解這一難題,咸陽市委、市政府在機構設置、制度建設、運行監督等方面發力,從“高位監督”出發,形成合力共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日常生活。
在這一職能下,咸陽市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對住房和城鄉建設、公安、城管執法、市場監管等25個職能部門以及13個縣市區數字城管工作進行監督考核。每個月向社會公布考核結果,每季度召開一次獎評會,總結成績、查找不足。對季度綜合排名末位的部門進行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由主管市長進行約談。每年年終會同市委組織部對25個職能部門和各縣市區進行年終目標責任考核,并占有一定分值。市政府每年單列一定額度獎勵資金,對工作積極、結案率高的部門、基層單位和縣市區進行獎補,對重視程度不夠、結案率低或造成不良后果的部門和縣市區,由市委督查室進行問責。
完善的監督機制,統籌解決了部門之間權責不清、相互推諉扯皮等城市管理疑難問題。一位電信工作人員表示:“以前城區架空的線纜‘有人拉、沒人管’,如果遇到斷線或者吊掛嚴重的問題,管理部門都會讓一家去處理,現在有了高位協調機構,一般性問題由四大運營商輪流歸攏整治;對比較復雜的綜合性疑難問題,由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負責召集相關單位,確定由一家實施整治,其他相關單位共同承擔費用,一起協商解決;對無主的亂線,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城管執法局兜底解決。”
在城市管理中,如何應對隨時出現的問題并迅速處理?以往遇到一些緊急城市管理問題,只能通過系統派遣到職能部門,由職能部門再向各具體負責實施的隊所指派處置,這樣無形中多了中間環節,還影響了工作時效。如何搭建高效解決問題的通道,成為擺在咸陽市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面前的急迫課題。他們通過實地調研、謀劃方案、組織專家研討、先行試點,最終為城區13個街道辦事處以及部分城市管理部門專業處置隊所安裝VPN終端設備,對道路溢水、井蓋缺失、市政設施損壞、車輛違規占道等緊急案件,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可通過數字化管理系統直接派遣到街道辦事處或市政管理部門相關隊所處置,有效減少中間環節,實行“扁平化”指揮,達到了“直通車”效果。
據工作人員介紹,一旦城區內發生市政井蓋破損、道路突然塌陷、桿線傾斜等影響人民群眾安全的事件,咸陽市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接到案件后會第一時間通過終端設備直接派到處置隊所,減少了中間批轉環節,15分鐘內專業處置隊伍即可到達現場進行處置。對道路兩邊亂停亂放的車輛,公安部門可以將數字城管采集到的違章信息,通過公安內網直接指派到一線執勤民警,5分鐘內就會有民警到達現場處理。
為實現城市環境的全方位、多角度管理,咸陽市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還購置了無人機,組建無人機編隊,重點對城市屋頂亂搭亂建、建筑工地揚塵、生物質焚燒、城鄉接合部垃圾亂堆、城市綠化覆蓋情況及重特大事件處置等問題,實施空中追蹤監管,彌補了人力監督不到位的問題。為有效鏟除城市“牛皮癬”,咸陽市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利用科技手段開通網上“機器人”,對亂張貼、亂涂寫、亂散發“野廣告”等行為涉及電話號碼實施不間斷追呼,并可與違規行為人進行智能語音交互,迫使違法者停止違法行為,或接受執法部門處罰,有效減少城市亂象。另外,他們還制定出臺“自行處置三十條”,針對亂丟垃圾、張貼廣告、井蓋移位等問題,由信息采集人員自行處置,實行“簡單案件隨手做、舉手之勞立即做”的快速處置流程,既提高工作效率,又降低了處置成本。
聚焦熱點,用數字化破解城管難題
在建設數字化城管平臺過程中,咸陽市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按照“一級指揮、兩級監督、三級管理”模式推行“三網同管”,即信息采集網格化、視頻監控網格化、區域管理網格化。
信息采集網格化是在城區范圍內每平方公里確定一名信息采集人員,每天采集上報城市管理中出現的市容環境、交通秩序、綠化亮化等部件、事件信息,由指揮大廳統一派遣至職能部門處置;視頻監控網格化是在城區主次干道、重點位置布設視頻監控設備,對各類城市管理案件進行視頻抓拍形成案件進行派遣;區域管理網格化是以街道辦事處為區域單元,負責協調處置本轄區數字城管案件。
在此基礎上,咸陽市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將數字化賦能在大氣污染防治、建筑工地揚塵治理、文明城市創建、城市內澇預警以及生活垃圾分類等多個方面。
近年來,大氣、水質污染防治成為政府重要工作之一,數字化城管平臺上線之后,咸陽市政府制定出臺《咸陽市區建設工地揚塵治理數字化監督管理實施方案》,將城區建設工地視頻監控、揚塵在線監測數據以及渣土運輸車輛北斗定位系統,全部接入數字化城管平臺,重點對工地出入口沖洗作業、裸露土地覆蓋、道路硬化、工地圍擋、灑水抑塵、渣土運輸車輛密閉運輸等實施24小時全程監控。累計采集建設工地違規作業信息7607條,渣土運輸車輛違規運輸信息3716條,全部以信息案件形式派遣到主管部門,依法進行處罰,并作為主管單位對建筑工地考核排名的重要依據。另外,在城區排污口安裝視頻監控設施實施在線監控,有效遏制偷排事件發生。
在生活垃圾分類運輸處理方面,數字化城管系統有著重要作用。市民王先生表示,他們小區位置比較偏,生活垃圾清運車經常不能按時來清理,有了數字化管理平臺以后,這種現象再也沒有發生過。
據咸陽市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負責人介紹,為解決城區生活垃圾清理不及時、處置不規范,餐廚垃圾不按時收集等問題,他們為所有生活垃圾清運車輛安裝了北斗定位系統,生活垃圾焚燒廠安裝視頻監控和處理數據在線檢測設備,居民生活垃圾分類點安裝視頻監控設備,所有監控數據統一接入指揮大廳,每天進行實時監控和數據智能分析。對不按規定路線行駛,或作業不到位的,形成案件交由職能部門處理。通過數字化監控,實現了對生活垃圾從源頭分類到中間運輸再到末端處置的全過程數字化監管。
為打造智慧出行系統,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在咸陽城區所有立交橋醒目位置豎立顯示大屏,并在立交橋上安裝積水監測感應設備和視頻監控設備,當城市發生內澇、雨水達到設定的水位警戒線后,第一時間通過顯示屏上的報警裝置提醒過往車輛和群眾注意安全,禁止通行。同時,還會向相關責任單位自動發布信息指令,做到及時防控,第一時間處置。據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在服務市民出行方面,他們還不斷摸索和創新各種方式,比如通過顯示大屏顯示近期天氣情況,為市民出行提供精準氣象服務;在主要道路安裝井蓋異動感知設備,當井蓋移位或出現破損時,及時報警;開設“全民城管”公眾號,市民可以通過小程序,輕松實現公廁、醫院、超市等一鍵式查找;在醫院、學校、居民小區周邊安裝“噪音檢測”設備,當噪音超過標準值后,會自動報警形成案件。
為提升市民整體素質,咸陽市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對城區市民行為舉止實施常態化抓拍,并在《咸陽日報》、政府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新聞媒體上開設欄目,點贊文明行為,曝光不文明行為,提倡文明禮儀,倡導廣大市民自覺遵守社會公共秩序,培養良好生活習慣,爭做文明市民。據了解,該做法在多次創建文明城市檢查中被國家驗收專家組高度肯定。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被咸陽市委、市政府授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先進集體”稱號。
創新發展,城市服務理念廣闊深遠
近年來,隨著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逐漸成熟,智慧城市建設在各地不斷加速,這勢必帶動數字化管理模式不斷向智慧化升級,讓諸多設想變成現實,讓城市管理服務更高效、更全面、更細致。
咸陽市委書記楊長亞在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調研時表示,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運行要發揮好現代科技作用,促進數據互通共享,充分調動群眾參與,不斷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據咸陽市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主任王普憲介紹,他們將充分利用各種物聯網設備、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應用,搭載物理分散、邏輯集中、資源共享的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不斷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務能力。通過實施“5G+智慧城管”信息技術融合,加快展開網上執法辦案系統,完善城市管理數據庫建設,探索地下管網數據在線檢測。持續優化提升生活垃圾分類在線監督模式,不斷整合和拓展實際應用功能,加快提升數字監控及智能分析能力,為進一步優化咸陽營商環境,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改善市民生活質量,助推咸陽各項事業“一路向陽”做好管理和服務工作。
在數字城管廣泛應用的社會效益影響下,“智慧咸陽”建設步伐正在加快。這座城市的變化還在繼續,新型管理模式將持續升級,城市管理將更加智慧、更加溫情,人們生活將更加便利、更加舒適。(任黨庫屈亞慶吳曉鋆)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