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現代城市的底色,是城市發展的基石。2018年,全市吹響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沖鋒號,三年來,耀州面貌煥然一新、歷史文脈傳承延續、公共服務更加便捷、生活環境愈發優美,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文明城市創建擦亮了城市底色,也為耀州區追趕超越高質量發展注入了不竭動力。
建機制 強管理 文明城市創建長效常態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覆蓋面廣、涉及范圍大、關聯度高。為了打贏創建攻堅戰,耀州區委、區政府始終堅持把創文工作作為全區中心工作和重點民生工程來抓。健全完善了組織領導、協調調度、常態指導、督導考核等一系列務實管用的工作制度,建立完善了聯席會議機制、問題交辦機制、包聯包抓機制等工作機制,成立了區委書記任第一組長,區委副書記、區長任組長,四大家領導任副組長,全區72個部門、鎮(街道)主要負責同志任成員的耀州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領導小組,構建起了“區級領導帶頭上陣,牽頭部門履職盡責,其他單位聯動共建,城鄉群眾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制定印發了《耀州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三年規劃》《耀州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任務清單》《耀州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實施方案》。區委常委會、區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區政府常務會定期研究創文工作,研究解決創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各級各單位認真貫徹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層層召開會議部署落實,層層分解任務夯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全面推進。加大聯合督查和現場交辦力度,制定“任務清單”、列出“問題清單”,夯實責任主體,明確完成時限,確保創建工作任務落到實處。始終緊盯測評標準和省、市督查反饋交辦的問題及發現問題扭住不放、限時整改、跟蹤問效、驗收銷號,促進創文工作全面提檔升級。嚴格落實《考核獎懲辦法》,將創建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干部實績考核,實行周通報、月排名、季點評、年獎懲工作機制,有效激發了全區各級各單位參與文明創建的熱情。同時,強化人大、政協視察,媒體輿論和社會群眾監督,對不認真履職、未按時完成任務的單位和責任人進行媒體曝光,對工作被動、推進不力的予以通報,并對主要責任人進行約談和問責,倒逼工作責任落實。
破難點 惠民生 群眾幸福指數持續提升
民意所指,民生所向,就是文明所在。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耀州區始終堅持把為民、利民、惠民的要求貫穿到創建全過程,從群眾關注點找準工作切入點,聚焦基礎設施、城市管理、交通秩序、政務服務、生態環境等領域,有力推進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斷提升。聚焦基礎設施改善,城市品質提檔升級。實施市政設施提升改造,打造舒適優美的城市環境。投資1.3億元對永安南路、永安北路盲道等基礎設施進行提升改造;投入8400萬元實施漆沮河生態景觀工程;投入300萬元對藥王山景區周邊環境衛生進行整治提升;投資140萬元建成啟用三個垃圾壓縮中轉站,增設衛生垃圾屋5個;投入1.5億元實施鄉村道路建設;實施民生工程,扮靚城市“里子”。住改部門投入3300萬元對永安路街道、天寶路街道轄區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提升;投資1050萬元對全區22條背街小巷實施道路硬化、下水道鋪設、管線規整、綠化美化等改造提升;投資360余萬元完成12個老舊(棄管)小區道路硬化、墻面粉飾、綠化美化、施劃停車位等整治提升工作,投資32萬元改造提升公廁(移動公廁)4個,醫院、銀行、車站、便民大廳等窗口單位無障礙設施全覆蓋;先后投入560余萬元實施完成藥王路中心市場、錦陽路果蔬批發市場等農貿(便民)市場提質改造。
突出創文專項整治,城市環境宜居美麗。集中開展了以美化城市空間、序化市容市貌、凈化城市環境、優化市政設施為重點的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投資1100萬元對文營路、錦陽路、藥王大道等沿街門店門頭牌匾、卷閘門、建筑物立面全部飾新,對市政設施開展拉網式排查和修補修復,城市環境更加舒適。常態化開展城市管理“頑疾”整治,在文營路、藥王大道、永安北路、學古路等主要路段增設垃圾分類果皮箱,在柳公路、藥王路、華原路、香山路等路段安裝違章抓拍設施,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和“嚴管示范一條街”活動,對機動車、非機動車交通標志標線進行飾新施劃。積極推進以病媒生物孳生地調查與治理和病媒生物防制設施建設與管理為主的環境治理行動?! 〕青l聯動一體推進,鄉村面貌煥發新顏。在實施城區保潔一體化項目的基礎上,將全區5個鎮(街道)29個行政村環境保潔與垃圾收集清運統一交由康潔公司處理,構建輻射全區的垃圾處置體系。投資50萬元為全區9個社區、城中村配發四色分類垃圾桶400余組;投資2344萬元建成垃圾壓縮站點7處,建成可再生資源回收站286處,農村垃圾收集點415處;投入1810萬元用于漆水河河道治理、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及維護管理,全區建成4座污水處理,完成城中村、城鄉接合部的旱廁改造任務,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全面提升服務效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深化“放管服”改革,163項行政許可事項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梳理完成即時辦理事項42項,最多跑一次事項111項,網上可辦事項586項。全面落實國家減稅降費政策及促進經濟發展和支持中小微企業措施,非公經濟占比達到52%以上。加大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逐步改善。加快推進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和生態綠化工程,實施城區、道路、流域、園區、景區、庭院等重點區域綠化,見縫插綠、改造擴綠,構建城市綠色生態體系。加快漆沮兩河治理等區域的改造提升,耀州生態環境狀況持續改善。
抓引領 提素質 城市文明根基筑牢夯實
耀州區強化提升創建宣傳,在新聞宣傳、社會宣傳、入戶宣傳、典型宣傳上下工夫,在區融媒體中心、文明耀州等媒體平臺開設開辦專題專欄,深入挖掘宣傳創建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和特色亮點,對創建工作不力的部門單位和不文明現象予以曝光;在全區設置核心價值觀景觀雕塑30處、制作大型戶外廣告500余塊、布置文化墻240多處,公益廣告近萬條(塊),打造出了一批創文宣傳示范點。
完善提升“十九八七六五”耀州模式,積極培育好人文化,弘揚好人精神,大力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好婆婆、好媳婦、“八星勵志”示范戶等評選表彰活動、尋找“最美”等系列活動,耀州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展館和好人館在中國好人村董家河鎮王家砭村建成開放,完善出臺了《耀州區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禮遇實施辦法》《耀州區道德模范獎勵幫扶實施辦法》,持續挖掘和壯大好人群體,傾力打造“好人之城”。全區榮獲全國道德模范稱號和提名獎各1名,榮獲省級道德模范稱號及提名獎7名,榮獲市級道德模范及提名獎56名,榮獲區級道德模范及提名獎96名,榮登中國好人榜14人,榮登陜西好人榜25人,榮登銅川好人榜54人,為全區文明創建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和道德潤澤。深化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2020年,耀州區人民檢察院、小丘鎮獨石村、小丘鎮紅巖村王彩俠家庭分別榮獲“全國文明單位(村、家庭)”榮譽稱號。積極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全區掛牌成立11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27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實現鎮(街道)、村(社區)全覆蓋。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主陣地作用,推進志愿服務系統化、項目化、制度化。組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隊209支,在全國志愿服務信息系統累計注冊實名認證志愿者22538名,注冊志愿團體276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扎實推進,持續推進耀州區傳承紅色基因“5844”模式,累計開展紅色教育主題班會600余場次;開展“扣好人生第一??圩?rdquo;“新時代好少年”、學雷鋒志愿服務、清明節網上祭英烈等主題實踐活動900余場次;投入60萬元全面建成耀州區未成年人校外心理輔導站。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耀州區在文明城市創建中,堅持以文載城,以文化人,傳承城市文明基因。突出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積極挖掘照金紅色文化資源,編撰出版了反映照金革命史的研究叢書《陳家坡會議》和革命歷史教材《紅色照金》,設置推出了紅色革命教育精品課程,打造了課堂教學、現場體驗、電影黨課、重走紅軍路等一批紅色教育品牌,并在全區中小學組織開展唱、講、學、研、行、樹、育、評八大系列活動,以照金精神筑牢信仰之基,以紅色文化涵養城市氣質。
依托豐厚資源,突出紅色文化、藥王文化、柳范書畫文化、耀州優秀民俗民間技藝等“耀•傳承”系列活動,編寫《耀州故事》系列叢書,創作耀州特色文藝作品,三年來開展“我們的節日”、中華經典誦讀、戲劇書法國畫進校園、非遺和民間藝術展演等主題活動600余場次,用傳統文化溫潤精神家園。
豐富文化活動,升華城市品位。全區公共文化網絡體系不斷健全,鎮(街道)、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全區組建村(社區)民間文藝團隊近400支,發展文化志愿者1200余人。圍繞“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耀州大舞臺”“流動舞臺歡樂行”“二月二頌藥王古廟會”等文化品牌,三年來舉辦助力脫貧攻堅公益演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文化活動、耀州春晚、社火民俗文化展演、秦腔廣場舞大賽等活動1000余場次,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為創建工作注入了新內涵。城市因文明更有“溫度”。在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征程中,耀州區將始終堅守創建為民利民惠民的初心,秉承文明創建永遠在路上,同心同德、攻堅克難,為全市建設高水平全國文明城市貢獻耀州力量,譜寫精神文明建設新華章!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