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1200家
高新技術產業產值超過1000億元
3月10日下午,海口市科技創新大會召開。海南日報記者從會上獲悉,“十四五”期間,海口將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計劃2025年建成高水平國家創新型城市,力爭國家創新城市主要考核指標在2020年的基礎上實現翻一番,基本實現發展動力轉換和創新驅動發展,對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高質量發展形成有力支撐。為實現建成高水平國家創新型城市的目標,海口市設定了“創新投入、企業創新、成果轉化、高新產業、科技惠民、創新環境”等六大類30項指標及目標值,并制定了“七大重點工程”。(記者計思佳)
六大類30項指標及目標值
涵蓋創新投入、企業創新、成果轉化、高新產業、科技惠民、創新環境等方面
其中
全社會研發(簡稱R&D)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要達2.0%
全市高新技術企業
達1200家
上市高新技術企業
達3家
高新技術產業產值
超過1000億元
高新技術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占規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到70%
“七大重點工程”
抓好創新成果轉化工程
推進中國(海南)國際知識產權交易中心籌建,支持高校院所建設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到2025年,力爭實現技術合同成交額占GDP比重突破2.0%,科技成果轉化率在2020年的基礎上翻一番
抓好創新人才引育工程
做好人才成長環境建設;系統培養一批兼具國際視野與創新精神的企業家人才,到2025年培育1000名創新性企業家;引進高層次創新性人才,到2025年高層次人才達1.2萬名;爭取境外理工農醫類高水平大學、職業院校在海口獨立辦學;力爭到2025年,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數量達到10家
實施社會民生支撐工程
到2025年,力爭全市行政服務窗口辦理各類辦件按時辦結率達100%,網上“不見面”辦理滿意度達95%。力爭到2025年實現市級以上科學技術普及基地數量達到10家以上,全市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比例達到20%
抓好創新服務特色工程
吸引全球頂尖創新資源在海口共建聯合實驗室和創新研發機構。到2025年,力爭國際及中央科研院所合作基地數量達10家
抓好產業創新升級工程
繼續做大做強醫藥產業,力爭到2025年全市醫藥產業產值突破500億元。江東新區要加快發展形成以航空物流、航空維修、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產業集聚區。復興城、未來產業園要推進發展以數字創意、科技金融、智能物聯、數字貿易、國際離岸創新創業為主導的產業,力爭到2025年全市數字經濟產值突破1000億元。進一步推動農業科技現代化,力爭到2025年,農業科技成果入戶率達到95%,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75%
抓好創新主體培育工程
構建“在孵企業-雛鷹企業-瞪羚企業-小巨人企業-獨角獸企業”的梯級培育機制和選優招商機制,實現高新技術企業規模和質量提升;通過設立科技創新基金、政府立項、政府研發補貼等方式,通過“揭榜掛帥”等措施支持企業承擔國家、省、市各類科技項目;將企業R&D經費投入及投入強度等指標作為給予各種扶持、優惠政策的重要依據
抓好創新創業平臺建設工
到2025年,力爭創建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2家、國家級技術中心3-5家,營收10億元以上高新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企業研發機構建設率達到100%。到2025年,力爭各類創投機構數量達到50家,管理創投等各類基金超50億元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