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城市精細化管理,提升城市品質,人人可期。作為城市中心城區,如何一步步將重點工作落到實處,穩步推進?3月22日和平區人民政府區長馬原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和平區緊緊圍繞城市精細化管理“四化”,做好“三結合”即堅持短期集中整治與建立長效機制相結合,將路長制與網格化相結合,將精細化管理與常態化創建文明城工作相結合,落實好《實施方案》中的39項重點工作,精致建設城市、精細管理城市,在城市面貌、城區管理方面實現更大突破。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和治理水平,努力打造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高品質城區。
大力推進“潔化”,建設整潔城區。加大投入,制定《和平區路長制工作方案》,建立大路、支路、背街小巷三級路長和路隊,建立“路隊吹號,路長吹哨,部門報到”的工作機制。提高道路清掃保潔作業標準,每天對道路、邊石、欄桿組織2次清洗作業;環衛企業從深圳購置新機掃設備、改造現有作業設備,提升三四級馬路等薄弱區域的清掃質量,做到“道牙無塵,路無雜物,設施整潔,路見本色”。在八經地區率先開展老舊小區改造設計試點,堅持高標準規劃,聘請上海規劃設計院,作為城區總設計師。同時,開展“人民設計師、人民工程師”評選,實現“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問效于民”。
大力推進“序化”,建設規范城區。按照市里統一主導,重點圍繞保暢通、查違章、查亂象開展工作。實行動態錯時巡查,強化部門聯動,解決占道經營頑疾。學習先進地區經驗,對小招貼進行語音呼叫提示,全面排查清理各類小招貼。強化違規張貼電話號碼管制,加大處罰和曝光力度。重點對三好街、文安路等多條街路開展專項治理,進一步改善區域公共交通秩序和營商環境。
大力推進“綠化”,建設生態城區。借助和平區一河兩岸的空間發展優勢,做好“以綠蔭城”“以水潤城”大文章。加快口袋公園建設,第一期重點改造“湯公館舊址”等11處口袋公園。在背街小巷改造、社區改造中打造微型公園、微景觀,全面實施“鋪滿綠”工程。同時,按照生態、生產、生活“三生融合”的理念,全力打造“花園式產業園區”。
大力推進“亮化”,建設高品質城區。建立精細化管理和長效管養維護機制,重點對中山路、太原街、北市場等重點街區開展夜間亮化,服務夜間經濟發展。選擇性開展對五里河商圈、沈水灣、長白島及兩側樓宇進行亮化,進一步提升中山公園水光秀的光感品質,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城市的生機與活力,溫暖與幸福。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