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hezyo-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人妖hd-人妖ts在线

中華建筑報網
首頁>城鎮建設> 正文

蘇皖攜手 共建“跨省都市圈”

2021-04-22 11:01:59來源:新華網作者:王弘毅責任編輯:韓安林

  當今世界,都市圈通過在更大城市地域范圍內高效配置資源,日益成為引領區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和增長極。

  南京都市圈連通東部、中部兩大板塊,銜接長江、淮河兩大流域,是全國最早啟動建設的“跨省都市圈”。

  近日,《南京都市圈發展規劃》經國家發改委批復同意,由江蘇、安徽兩省政府正式印發,成為國家層面批復同意的第一個都市圈發展規劃。

  規劃建設寧馬、寧滁等合作產業園,推動產業分工協作發展;到2025年,南京與蕪馬滁宣1小時通達,打造“暢達都市圈”;建立跨區域教育集團,推動教育醫療文化等優質服務資源一卡通共享……《規劃》聚焦“同城化”和“高質量”,對于加強蘇皖經濟合作、人文交流和同城化發展,提升長三角一體化水平有重要意義。

  布局“高精尖”創新鏈——

  深化產業協作,共建協同創新平臺

  產業合作,是《規劃》的一大重點。這其中既有蘇皖相關城市之間的產業分工協作及承接產業轉移,還有共同布局“高精尖”的創新鏈,共建都市圈協同創新平臺和現代產業體系。

  各市發揮科創優勢,共建都市圈協同創新平臺。《規劃》提出,強化重大科創平臺的創新資源集聚能力,支持南京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推進揚州新興科創名城、淮安智慧谷、滁州高教科創城、宣城宛陵科創城等創新平臺建設,推動有關地方設立南京都市圈科創專項資金。同時,建立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聯合打造技術產權交易、科創板服務、科技資源共享、知識產權運營、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平臺;支持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產學研創新聯盟,促進重大科技項目共同研發、創新成果在都市圈內部無障礙轉化,建立科技型企業創新產品首購首用共享機制。

  城市間的產業各有特色,尤其對于我省“蕪馬滁宣”四市來說,要融入都市圈須立足優勢,實現協同協作、錯位發展。都市圈將發揮“團隊效應”,以市場需求和專業化分工協作為導向,促進城市功能互補、產業錯位布局和特色化發展。

  比如在農業方面,支持蘇皖毗鄰地區共建一批全國領先的農產品加工聯合體和農產品加工區,共同打造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支持安徽小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打造“農業硅谷”;加快和縣、天長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支持有條件的市縣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等。

  在產業園共建上,《規劃》提出,重點推進中新蘇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共建園區建設,規劃建設寧馬、寧滁、寧溧等合作產業園,加快建設一批重大經貿平臺。

  “我們將圍繞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節能環保、智能家電等領域,強化‘雙招雙引’,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協同。同時,積極推進合肥都市圈與南京都市圈雙圈協同發展,支持合肥、蕪湖分別與南京共建分行業產業創新中心,圍繞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新能源汽車、機器人等共有優勢領域深化合作,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共建企業技術中心,聯合開展技術攻關。”安徽省發改委一級巡視員笪藝武說。

  跨省產業合作,機制如何推進?江蘇省發改委副主任林康表示,將立足都市圈跨省實際,盡快建立省際工作對接機制,指導推動地方開展政策會商和項目對接,積極協商解決規劃實施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協調推動兩省各部門各方面更大力度參與和支持都市圈建設。

  打造“暢達都市圈”——

  加快交通設施建設,到2025年南京與各市1小時通達

  同城化,最核心的就是“如在同一座城市”。交通建設,將進一步縮短路途時間,讓都市圈內群眾幾乎感受不到跨城甚至跨省的距離感。

  《規劃》明確,到2025年,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位居全國前列,城際“斷頭路”全面消除,省際航道更加暢通,都市圈軌道交通基本成網,南京與各城市之間實現1小時通達。未來,南京都市圈將打造“1小時都市圈”。

  據了解,兩省將加強鐵路、公路、航道統籌規劃建設,形成以南京為中心,以沿江、滬寧-寧合、寧蚌-寧杭、寧淮-寧宣等通道為射線的綜合交通網絡。其中還特別提到,推進蕪湖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提升鎮江、揚州、馬鞍山、滁州、宣城等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水平和協同服務能力。

  未來,開車通行于蘇皖兩省之間,出行將更加快速便捷。兩省將共建便捷通達公路網絡,優化都市圈對外公路通道,完善省際高速公路網絡。

  一體化“提速”,“軌道上的都市圈”正向我們“駛來”。根據《規劃》,兩省將統籌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建設,打造互聯互通、便捷通勤的軌道交通運輸體系;加快南沿江、寧句等項目建設,推進沿江高鐵合肥至南京至上海段、合肥至新沂段、南京至淮安、南京至宣城、南京經儀征至揚州、鎮江市域句容至茅山線、揚鎮寧馬城際鎮江至馬鞍山段等項目建設;推動中心城市市域(郊)鐵路向周邊城市(鎮)延伸和客運服務公交化;支持南京、蕪湖等城市軌道交通建設。

  共建“幸福都市圈”——

  優質資源流動共享,讓群眾享受一體化紅利

  同城化發展,給人民群眾帶來的,是生活的便利和一體化的“紅利”。

  “幸福都市圈”,是《規劃》特別提出的概念,也就是通過推動教育醫療文化等優質服務資源一卡通共享,擴大公共服務輻射半徑,加快社會治理一體化發展,推動優質公共服務一體化、連鎖化供給,讓廣大群眾共享一體化發展的福祉。

  優質醫療資源“流動+共享”,看病就醫更有保障。在醫療方面,《規劃》提出,鼓勵采取合作辦院、組建??坡撁?、遠程醫療協作、對口支援等形式,擴大優質資源覆蓋范圍,推進醫療衛生大數據開放共享;完善都市圈醫療協作體系和預約掛號平臺,推動檢驗檢查結果共享和互認。

  優質教育資源“流動+共享”,更多名校名師來了?!兑巹潯诽岬?,依托各城市優質學前教育、中小學學校資源,推動建立區域和跨區域教育集團、學校聯盟,鼓勵開展城鄉區域學校牽手幫扶,引導名校在都市圈內開辦分校,推進校長、骨干教師交流。

  共建一流旅游目的地,“圈”內游得更愉快。都市圈將探索推出“暢游都市圈”“惠民一卡通”“高鐵+旅游”等產品,舉辦寧鎮揚馬滁旅游聯合促銷年會,共同辦好南京名城會、宣城文房四寶文化旅游節、滁州中國農民歌會、馬鞍山中國李白詩歌節等活動,共同打造一批高品質休閑度假旅游區和度假勝地。

  加快社保接軌,“一卡通”辦事更方便?!兑巹潯愤€提到,建立住房公積金異地信息交換和核查機制,推行住房公積金異地轉移接續,在區域內探索實行互認互貸;推動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的“一卡通”業務延伸到城市“五險一金”及其他公用事業繳費領域。(記者 王弘毅)

微信掃一掃,分享給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