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多舉措創造一流營商環境。
小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為企業松綁
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全力推進社會投資小型低風險建設項目(以下簡稱“小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專門設立“小型建設項目綜合窗口”,實行專人辦理,一窗辦結,通過減手續、減時間、減費用、提質量的“三減一提升”措施,讓企業辦事更加便捷。
小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主要針對未使用公共財政投資的新建、改擴建的工業項目、倉儲項目,總建筑面積不大于1萬平方米、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且不涉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或危險品的項目。
據悉,按照小型低風險建設項目審批改革實施方案,凡符合小型建設項目標準的,可豁免環評、水保、人防、消防手續,簡化竣工驗收環節,全流程只設置投資項目備案(含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建設工程規劃許可、施工許可、竣工規劃核實(含不動產登記)4個審批環節,審批時間壓縮至15.5天,并享受免征人防費、配套費,供排水接入實行零上門、零審批、零收費的“三零”服務,工程勘察費、施工圖審查費由政府購買服務等優惠政策,且政府部門對項目質量安全實施風險分級管理。
開通“7*24”小時自助服務區,全天候為企業服務
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為方便企業辦理業務,在重慶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大廳開通“7×24”小時自助服務區。
目前自助服務區已實現提供個人和法人辦理事項辦事指南、辦件信息等查詢服務,以及施工企業資質、監理資質、市外建設工程建設入渝信息報送、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4類事項的自助交件服務;正在籌建簡易事項自助申報、自動審核、當場出證功能,切實打通信息惠民的“最后一公里”。
重慶優化工程建設營商環境,獲世界銀行肯定
不久前,世界銀行向重慶市政府通報了他們對重慶市營商環境最新所作的咨詢評估報告,報告指出:重慶辦理施工許可改革成效顯著,全流程共23個環節,耗時76.5天,辦理費用占工程造價1%;在時間和費用上超過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平均水準,質量控制是全球僅有的7個滿分地區之一。
據了解,辦理施工許可是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體系最復雜的指標,它主要衡量一個建設項目從立項、勘察、規劃、設計、施工、驗收到產權登記全過程的環節、時間、費用以及質量控制指數。
自2018年以來,重慶作為全國16個試點地區之一,在全國率先開展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構建了“五個一”體系:即一張藍圖統籌項目生成、一個系統集中線上審批、一個窗口接件出件、一張表單規范申報要件、一套機制保障措施落地。通過改革,重慶市工程建設審批事項大幅壓減(全流程審批事項由203項壓減至100項),審批時限大幅縮短(政府投資項目最長80個工作日、社會投資項目50個工作日),為世界銀行的好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自2019年底開始,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對標世行標準,針對社會投資小型低風險建設項目陸續出臺“1+14”制度體系,切實“三減一提”。即減環節、減時間、減費用,豁免環評、水保、人防、消防等環節,免繳配套費、人防費和不動產登記費,工程勘察、施工圖審查和供排水接入費用實行政府購買服務。同時大力提升質量管控水平,實行質量安全風險分級管理,在簡化審批的同時確保有效的質量控制。
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一級巡視員吳波說:“我們不僅僅關注世行評價指標,更切實關注企業投資創業所急所需,多措并舉營造一流營商環境。”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