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6月7日獲悉,沈陽市制定《沈陽市老舊小區改造(園區內)3年行動工作方案》,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全面完成全市1723個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其中,2021年改造121個,2022年和2023年各改造801個。
據了解,沈陽市在“十三五”期間共改造老舊小區950個,改造后的老舊小區增加了使用功能,強化了安全設施,完善了園區配套。目前,沈陽市還有1723個老舊小區需進行改造。為此,沈陽市制定方案,將全市2000年6月底前建成并交付使用,房屋住用功能較差、園區配套設施不完善、環境破損嚴重、社區服務設施不健全、不宜整體拆除重建的老舊小區全部納入改造范圍。
“三年行動”重點突出“一拆五改三增加”。“一拆”即拆除違建;“五改”即線纜管線入地改造、建筑屋面防水和節能改造、各類地下管線改造、道路改造、綠地改造;“三增加”即增加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等服務用房、增加休閑座椅和城市書屋等設施、增加消防和監控等安全設施。
老舊小區改造按照“先標準后設計,先功能后提升,先拆違后改造,先地上后地下”的原則,內容分為基礎類(必改項目)、完善類(可改項目)、提升類(宜改項目)和后續管理類。具體包括:實施道路改造,重新修建破損瀝青路面;完善養老、托育、助餐、家政保潔、郵政快遞末端綜合服務站等社區專項服務設施;在征得居民同意的前提下,利用小區空地及周邊存量土地,建設各類配套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增加公共活動空間等。
改造還堅持拆舊更新與文化傳承相結合,堅持與基礎設施、背街小巷、公共服務設施改造相同步,堅持改管并重,落實后續長效管理,健全造血功能等。其中,在后續長效管理方面,沈陽市將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參與改造、提供專業化或保障型物業服務,對無法召開業主大會的住宅小區,可由區(縣)政府指定信譽良好的國有物業服務企業提供保障型物業服務;探索建立改造后老舊小區維修資金專戶,促進小區改造后維護更新進入良性軌道。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