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爭將精品街道打造成全省樣板
石市計劃提升整治1047條小街巷 各區打造10條精品街道
城市的小街小巷,如同城市的“毛細血管”,血管暢通了,城市的運行才更加健康。為疏通城市“毛細血管”,打造“潔凈、秩序、文明、美麗”的省會城市,石家莊市城管局以環境衛生、市容秩序、容貌景觀為抓手,堅持“查問題、抓整改、治頑疾、促提升”,全面開展小街小巷提升整治。近日,細心的市民發現,省會有很多小街巷正進行提升改造,鋪設便道磚、粉刷墻面、更換牌匾,突出特色、打造亮點,一系列的整治行動,服務于民,更為小街巷注入活力,煥發新生。
拆除違建整修道路 打造民心工程
小街小巷關系民生,民生連著民心。為給居民打造美好生活環境,在這次小街小巷提升整治行動中,長安區認真貫徹落實河北省推進省會建設發展會議和全市領導干部會議精神,主動對標對表“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美麗省會城市”的目標要求,積極踐行“石家莊在行動”,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突出破立并舉、拆建并重,全力推進小街小巷整治。
為進一步摸清底數,確定任務量,該局按照“兩個全覆蓋”“三個突出”原則,組織各街鎮開展多輪摸底調查,最終確定311條小街小巷整治任務(其中小街巷248條、城中村63條)。同時,選擇基礎條件較好的34條小街巷,有針對性亮化提升,打造區域特色亮點。
在石家莊市盛華街施工現場,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路面鋪設、墻體修葺。連日來,長安區緊盯時間節點,大干快干、晝夜施工、搶抓施工進度。區城管局、各街鎮調派精干人員、加大機械設備投入,廣大干部職工日夜奮戰在整治一線,確保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各項整治任務。
同時,全區組織開展“擂臺賽”,堅持一周一觀摩一評比,每個街鎮每周選擇5條小街小巷參加觀摩拉練,比進度、比標準、比質量、比特色,比出壓力和動力,比出狠抓小街小巷整治的精氣神。
裕華區通過區級統籌,街道(鎮)分兵作戰的方式,動員居委會,對居民廣泛告知,得到廣大居民的理解,并征求、吸納居民意見,對方案實時進行修改,力爭小街小巷整治提升工作符合居民生活、通行需求,目前全區155條小街小巷整治提升已經全部開始動工。
一街一巷打造特色 給群眾實惠便利
隱藏在城市里的小街巷,承載著一座城市的人文情懷,也聯通著千家萬戶,管理好小街小巷利于百姓民生,也是城市溫度的鮮活載體。長安區城管局聚力創新,在“精、細、靚、美”上下功夫,用實際行動全面助推小街巷整治行動。
在建明中路,記者看到這條路正在緊張施工中,在這里居住的市民焦女士告訴記者,她在這里生活了20多年,一步步看著這里的街道更寬了,通行更順暢了,得知要進行小街巷提升改造,她更是期待著這里能變得更有特色,更有內涵。
據悉,此次小街巷整治行動將立面改造提升納入其中,實現從地面到立面的擴展和延伸。整治本著“部門牽頭、屬地管理”的原則,區城管局牽頭負責,區級相關職能部門、各街道辦事處協同配合,在全面摸底調查的基礎上,采取“拆除、清洗、修補、清理”等措施,對小街巷建筑立面、市政設施進行綜合整治,全面治理建筑立面雜亂、不潔、破損等影響市容問題。同時,各街鎮結合自身實際和轄區人文特色,精心構思、巧妙設計,在街巷提升改造中,配以奇石、花卉、綠植、小品等元素,打造出江南風情、摩登時尚等一批特色街巷,實現了一街一文化,一巷一特色,彰顯了城市管理工作中的獨特匠心。
長安區城管局以此次小街巷整治提升為契機,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按照“城市管理補短板、文明創建再出發”的工作思路,全面開展各項工作。通過加強市容市貌整治提升、環境衛生清掃保潔、市政設施建設管理、園林綠化增量提質等,實現由小街巷整治帶動,引領轄區治理全面開花。
為突出重點,長安區把南三條小商品批發市場綜合整治作為小街小巷專項整治的重要內容,聘請專門設計公司統一設計,擬定整治方案,設立現場指揮部,實施建筑、景觀、道路一體化改造,拆除違章建筑,整治環境衛生,規范經營、交通秩序,理順管理體制,著力打造干凈、整齊、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
截至6月22日,長安區311條小街小巷已全部進點施工。自行動開展以來,共清理私搭亂建888處、清理占道經營960處、整治廣告牌匾915塊、清理小廣告1336.9平方米、清理積存垃圾3.12萬平方米、清理亂堆亂放1747.7立方米、整治破損路面6.75萬平方米、整治建筑立面3.9622萬平方米、整治架空線纜3990米。力求把每一條小街巷打造成精品街巷、特色街巷,全面提升城市人居環境質量,讓群眾真切感受到城市發展帶來的實惠和便利。
傾聽民聲精心設計 打造精品街巷
東風路作為裕華區重點打造的路段之一,將進行全方位、立體化綜合整治提升。該路段設計總長約500米 ,幅寬約30米,有6個出入口。“我們歲數大了,不喜歡去商場,平時的休閑娛樂就是下象棋,但是每次下棋還得自己帶桌椅,太不方便了。聽說這里以后增加休閑設施,我非常期待。”住在附近的張大爺告訴記者。
從地面到立面,從綠化到亮化、到美化、再到便民化,裕華路街道充分整合民意,增加便民設施,如便民車棚、垃圾桶、標準攤位、休息空間等,同時依托石家莊市的傳統文化,將特色文化和紅色文化融入東風路整治提升工作中,實現立體化打造。讓老百姓以后在漫步此路時,身心愉悅,在休閑娛樂的同時,還能回憶起石門老味道、老記憶。
據了解,裕華區確定了10條精品街巷和53條重點街巷,其中10條精品街巷計劃在7月底完成施工建設。通過打造風格突出的特色街巷,有文化、有景觀、有品位、有風格、可通行、可休閑,讓路不僅僅是路,更是老百姓家門口的文化游園,不僅能通行,更能讓老百姓享受文化熏陶,從而讓轄區居民享受到更加美好的居住體驗、出行體驗和文化體驗。
“我們堅持整治和整修并重、容貌和風貌并重,把‘五清理六整治’貫穿小街小巷整治活動始終,特別是在重點街巷打造上,堅持‘精品引領、設計先行’,通過對設計方案統一把關,從市政、園林綠化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從施工質量上進行嚴格把控,確保‘所見即所得’。”裕華區城管局工作人員說。
全面鋪開補齊短板 打造全省樣板
城市的小街小巷,如同城市的“毛細血管”,血管暢通了,城市的運行才更加健康。為疏通城市“毛細血管”,打造“潔凈、秩序、文明、美麗”的省會城市,記者從市城管局獲悉,全市將計劃對1047條小街巷進行提升整治,目前已經開工836條。其中,整治內容包括清理垃圾、建筑立面、設施綠化、拆除違建、市容秩序、占道經營、停車秩序、門頭牌匾等。
石家莊市城管局四級調研員劉會民表示,在全面提升小街小巷基礎上,石家莊各區各自打造10條精品街道,深挖文化內涵、歷史延續,堅持高標準設計、高標準治理,打造有特色、有文化、有內涵的精品街道,實現“一街一景觀,一街一特色”。全市城管系統加快補齊城市管理短板,解決背街小巷復雜臟亂的衛生環境,深入挖掘文化特色,力爭將精品街道打造成為全省樣板,做到城區小街小巷精細化管理全覆蓋。(記者南開宇 趙曉華 李青)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