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hezyo-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人妖hd-人妖ts在线

中華建筑報網
首頁>城鎮建設> 正文

白鶴灘水電站巧家縣庫區移民搬遷安置工作紀實

2021-07-08 14:22:47來源:新華網作者:謝毅責任編輯:黃靜

  高峽出平湖 金江寫壯歌

  ——白鶴灘水電站巧家縣庫區移民搬遷安置工作紀實

  “金沙自古不通舟,水急天高一望愁。何日天人開一線,聯檣銜尾往來游。”這首鐫刻在白鶴灘絕壁上的古詩,寄托著多少代人開發金沙江的夙愿。如今,隨著6月28日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投產發電,這樣的歷史被改寫,這一美好夙愿變成現實。

  2011年1月1日下達“封庫令”以來,從實物指標調查、移民安置規劃編審到移民安置實施,10年間,昭通市、巧家縣各級黨政領導、移民干部及移民工程建設者擔當作為、傾情奉獻。援建大國重器,這是一項光榮的使命;妥善安置移民,這是一曲萬人行動的壯歌。

  踐行人民至上,持之以恒用心用力服務移民

  “鏖戰金沙鑄輝煌,能見證白鶴灘水電站建成投產,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光榮。”連日來,看著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庫區水位不斷上漲、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投產發電的新聞頻現,巧家縣分管水電移民服務工作的副縣長劉鋒心里不禁翻騰起一股自豪之情。

  “巧家縣創新實踐‘五千工作法’,一線落實‘四包四保’責任,高質量完成移民搬遷安置任務。僅用37天完成了搬遷安置協議簽訂,僅用2個月完成了生產安置協議簽訂,舉全縣之力56天全面完成了17153戶50178人搬遷入住和庫底清理。兩年時間建成21057套移民安置房,安置區公共配套設施齊全;基本完成交通、水利、電力和企事業單位遷復建,市政道路建設、移民后期扶持等工作穩步有序推進,庫區總體和諧穩定。”這是白鶴灘水電站巧家縣庫區移民工作報告的一組數字,每一個數字的背后,無不凝聚著昭通市、巧家縣無數移民干部和移民群眾的智慧和汗水、犧牲與奉獻。

  移民搬遷安置關系到白鶴灘水電站建設順利推進,關系到庫區及地方社會發展穩定。云南舉全省之力支持白鶴灘水電站建設,省委、省政府多次召開會議研究解決白鶴灘水電站移民搬遷安置工作,確保移民搬遷安置工作高質量開展。

  搬遷安置人口占云南庫區總搬遷人口約95%的昭通市,是白鶴灘水電站移民工作云南部分的主戰場。近年來,昭通市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始終把白鶴灘水電站移民搬遷安置工作作為服務國家能源發展戰略的重大政治責任,舉全市之力推進各項工作,高質量完成移民搬遷安置任務,確保白鶴灘水電站如期下閘蓄水和首批機組投產發電。

  面對艱巨繁重的移民搬遷安置任務,昭通市委、市政府確定了“四個同步”,即安置區建設與老城區改造同步、功能完善與特色彰顯同步、搬遷入住與發展保障同步、搬遷任務完成與滿意度提升同步的工作思路,統籌推進各項工作。始終堅持把“以人民為中心”貫穿于白鶴灘水電站移民搬遷安置工作全過程,全面動員和組織移民群眾代表積極參與規劃編制、政策制定、工程監管、協議簽訂、矛盾化解等工作,以廣泛的群眾參與和嚴格的過程把控,確保了搬遷安置政策的順利實施和各項工作的有效落地,得到了移民群眾的高度認同。

  爭分奪秒抓建設,移民工程按期投用

  巧家縣共建設大寨鎮王家灣,白鶴灘鎮黎明、七里、北門、天生梁子、邱家嶼,金塘遷建集鎮,蒙姑鎮十里坪8個移民集中安置區,安置房722棟21057套,總建筑面積313.7萬平方米,需安置移民50178人。

  為確保在有限的時間內把2.1萬余套313萬余平方米移民安置房建起來,實現移民按期搬遷、電站如期蓄水發電目標,昭通市統籌考慮當前任務與長遠發展,在參建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實事求是地對移民安置規劃進行了合理優化,探索創新了功能分區、商住分離的城鎮化、組團式集中安置模式。同時,按照“可信、可靠、可控”原則,采取統規統建和工程總承包方式,由華東院和云南建投聯合體中標建設移民安置房屋與市政工程,全面提高工程建設組織化程度,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工程建設,實現了工程進度、質量、安全“三個可控”。

  從跋山涉水、艱苦卓絕的勘測人員,到披星戴月、爭分奪秒的設計人員,從不畏艱難、日夜攻堅的工程管理人員,到風雨無阻、不辭勞苦的施工人員……千千萬萬建設者汗灑金沙江畔,從電站壩址到蒙姑鎮,巧家境內形成了一個上百公里長的高峽平湖,“一城三鎮七點”的旅游城鎮初見雛形,移民安置區成為金沙江畔耀眼的明珠。

  全力以赴促搬遷,5萬移民搬入新家園

  白鶴灘水電站下閘蓄水以來,庫區水位不斷上升,整體遷建集鎮巧家縣金塘鎮老集鎮徹底被淹沒。在離金塘老集鎮不遠處,矗立著一棟棟嶄新的樓房,那是金塘移民群眾的新家園。安置區內學校、農貿市場、衛生院一應俱全,嶄新的樓房、寬闊的道路、優美的綠化,孩子們在院子里嬉戲打鬧,老人們閑坐聊天。

  對于新生活,移民群眾李真貴覺得很滿意。他說:“安置區生活條件很好,辦事、就醫、就學比以前更方便,環境好、更干凈,閑暇時還能到廣場散散步。”

  為確保按期把白鶴灘水電站巧家庫區1.7萬余戶5萬余名移民群眾安全、平穩地搬出來、穩下來,昭通市按照“以人為本、精益求精、積極穩妥、有力有序、善始善終”的工作思路,于今年1月22日分期分批、全面啟動移民搬遷。工作中,組織縣鄉村組4000余名包保干部和志愿者下沉庫區一線,采取“一對一”方式,全面開展移民群眾搬遷思想動員,全力幫助移民群眾算賬對比、清點資產、搬運家具、打掃衛生、整理家務、疏解訴求,涌現了一大批移民干部抱病堅守工作崗位、背移民老人進新居等感人事跡。

  同時,同步組建小區物業管理公司,建立新社區黨組織、便民服務中心、后續發展服務中心、警務便民服務中心,將8個安置區722棟移民房劃分為533個網格,1000余名黨員干部擔任“網格長”“樓棟長”,全過程協調解決移民搬遷安置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以熱情、周到、全面的貼心服務,打消了移民群眾的種種疑慮,贏得了移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通過56天的艱苦努力,5萬余移民安全、平穩、有序遷入新居。

  先烈故里,紅色沃土,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巧家人李國柱為救亡圖存拋頭顱灑熱血,工農紅軍過巧家留下的長征精神在這片土地開花結果。新的歷史時期,革命先烈的精神感召著英雄的巧家人民,廣大移民群眾舍小家顧大家,搬離故土、揮別故園,移民安置區繼續譜寫著新時期的英雄贊歌。(記者 謝毅)

微信掃一掃,分享給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