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垃圾分類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有關部署,落實落細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干意見》,積極轉化推廣生活垃圾分類可復制政策機制和好經驗、好方法,扎實推行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積極創新工作舉措,按照完全自愿原則,在尊重有關各方意愿前提下,建立了生活垃圾分類工作“1對1”交流協作機制,確定廣東、浙江、上海、廈門等19個先行省份、重點城市與19個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省份結對,加強溝通協作、促進交流互鑒、實現互促互進。
2021年2月7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印發《生活垃圾分類工作“1對1”交流協作機制實施方案》,明確了工作目的、工作原則、結對范圍、組織實施和工作要求五大內容,指導各地結合工作實際抓好落實。通知下發后,各地立即開展工作、相互對接、協商共議,制訂交流協作工作方案,建立交流協作機制,開展交流協作工作。半年來,各地普遍采取“請過來指導”“派過去學習”“線上會診難題”等方式,開展各類交流活動30余次,積極轉化推廣生活垃圾分類可復制政策機制和好經驗、好方法,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在全國地級以上城市深入推進、全面鋪開。
協商共議 制訂方案
生活垃圾分類工作“1對1”交流協作工作開展以來,各地高度重視,相關部門認真部署。各協作省份、城市之間充分溝通交流,特別是圍繞協作方式、內容、工作目標、路線圖和時間表等方面,共同協商、達成共識。
各協作省份、重點城市通過聯系交流,普遍制訂了“生活垃圾分類工作‘1對1’交流協作工作方案”,為交流協作奠定了基礎。交流協作工作方案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生活垃圾分類工作“1對1”交流協作機制工作指導手冊》要求,以相關文件為依據,結合各地工作實際,充分考慮城市規模和發展水平差異,建立了交流協作工作機制,明確了協作內容,確定了工作目標。
上海市市長龔正、副市長湯志平分別作出批示,要求認真研究,務實推進。《上海市與江西省、內蒙古自治區生活垃圾分類“1對1”交流協作工作方案》提出,以務求實效、推廣經驗、揚長避短、因地制宜為原則,加強技術支撐,幫助結對省份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廈門市與吉林省長春、公主嶺、梅河口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1對1”交流協作工作方案》確定通過共享經驗、共解難題、師資互派、跟訓見學、定期交流等形式,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促進協作城市垃圾分類工作持續推進。廈門市還主動請纓,與黑龍江省結成新對子,共同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廣州市與海南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1對1”交流協作機制實施方案》《廣州市與貴州省安順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1對1”交流協作機制實施方案》明確交流協作的組織架構、方式方法、具體內容、進度安排等事項,提出搭建交流協作平臺,推動交流協作往深里走、實里抓。
《深圳市與四川省9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1對1”交流協作工作方案》明確,通過線上交流、線下互訪、業務培訓、技術支撐、民間交流等協作方式,將生活垃圾分類深圳模式及轄區特色經驗做法與結對城市分享,幫助結對城市建立工作長效機制、完善法規標準體系、健全垃圾分類體系、強化宣傳引導工作。
建立協作機制
各協作省份、重點城市通過制訂工作方案,建立了多種形式的交流協作工作機制。有的組建領導小組,全面統籌組織與結對省份、城市的協作工作;有的組建專班,具體落實相關工作。
上海市組建交流協作領導小組,全面統籌組織與江西省各地級市及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興安盟結對協作工作。同時,由市、區兩級管理部門抽調人員組成工作專班,負責具體落實。江西省、內蒙古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也相應成立由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同步建立了省、市之間及地級市與上海市各區之間的多層聯絡機制。
浙江省成立交流協作工作專班,分別與河北、山西省研究確定工作方案,重點從省域層面互動、地市交流互助、專家技術支持3個方面組織實施。分前期準備、實地調研、分層推進、總結提升4個環節深入推進交流協作,做到計劃周密、重點突出、交流密切、務求實效。同時,還建立了浙江省6個地級市與河北省14個地級市、山西省11個地級市的交流協作機制,確保交流協作全覆蓋。
重慶市抽調負責垃圾分類政策法規、源頭投放、收集運輸、末端處理、宣傳引導的人員,組成工作專班負責落實交流協作日常事務。重慶市11個區和湖北省16個市(州)對應建立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確保協作交流工作扎實推進、有效落實。
明確協作內容
各結對省份、重點城市明確了結對內容,重點是完善垃圾分類政策法規和技術規范,建立健全垃圾分類工作推進體制機制,開展社會動員和氛圍營造,建立垃圾分類運輸體系,創建垃圾分類示范片區,提高分類處理能力和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探索建立垃圾分類計價、計量收費機制等。
廣東省整理匯編垃圾分類法律法規、政策文件、標準規范、工作實例等相關材料,與結對省份、城市積極分享修訂條例、制定政策文件、技術規范等方面的工作經驗以及廣州、深圳、珠海、東莞、江門等市在黨建引領、宣傳發動、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
《杭州市與湖南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1對1”交流協作機制實施方案》《杭州市與吉林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1對1”交流協作機制實施方案》明確,“成立一個組織、制訂一組方案、開展一批調研、完善一套制度、進行一輪交流、修訂一套課程、策劃一組活動、形成一種模式”的“八個一”結對內容,推動交流協作工作落實落地。
《天津市與河南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1對1”交流協作實施方案》確定了“省級統籌,區市結對、科學謀劃,系統推進、因地制宜,創新發展”的工作原則,明確了天津市和平、河西、南開、北辰區分別與河南省信陽、南陽、許昌、平頂山市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1對1”交流協作。通過考察學習、調研指導、業務交流等形式,從政策、技術、管理等方面深入交流協作。
確定工作目標
上海市確定的工作目標是力爭到2025年年底,幫助結對城市基本建立配套完善的生活垃圾分類法律法規制度體系,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系統,居民普遍形成生活垃圾分類習慣,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青島市與吉林省白城市確定分3個階段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試點階段(2021~2023年),建立交流協作聯絡機制,梳理交流協作工作清單,開展分類投放、分類收集設施建設,啟動白城市示范街道創建;推廣階段(2021~2024年),擴大示范街道覆蓋范圍,完善分類收運、分類處理體系;總結階段(2025年),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系統,居民普遍形成生活垃圾分類習慣。
南寧市與內蒙古巴彥淖爾市、阿拉善盟按照“一年新變化、三年中變化、五年大變化”的要求,制定了2021年至2025年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計劃任務分解及分工協作一覽表。
共享成果協作交流
各協作省份、重點城市通過搭建交流平臺、共享經驗成果、開展實地調研考察、組織培訓學習交流等多種形式,開展交流協作,促進互學互鑒。
北京市將制定出臺的一系列配套管理辦法、政策指引,形成了《北京市垃圾分類政策文件匯編》,提供給青海省借鑒。積極支持青海省制定修訂生活垃圾管理的法規和政策制度,建立健全統籌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體制機制。
蘇州市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立互聯網交流工作群,通過線上交流、文件學習,加強雙方互動,了解社情民意。根據兵團實際,制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方案,并對不同的師、市制訂有差異的推進計劃,堅持因地制宜,在推進時序上有先有后,務求實效,不搞“一刀切”。
寧波市組成實地交流團隊,分3組分別赴陜西省及吉林省延吉市、琿春市實地交流,向結對省、市專題授課,由專家對各環節問題答疑解惑,深入居民小區、行業場所、轉運站、處理設施等現場調研、實地指導,有針對性地提出破題辦法。
成都市與呼和浩特市、吉林市建立工作交流微信群,借助即時通信工具,及時交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中的各類需求,共享制度設計、工作安排部署等各類文件資料,相互碰撞思想觀點,共同探尋工作方法。
借鑒經驗 進展初現
目前,各協作省份、城市正循序推進,多數省份、城市已取得階段性成效,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正在全國地級以上城市深入推進、全面鋪開。
海南省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帶動,突出重點、全面推進”的原則,借鑒廣州市垃圾分類示范片區、特色線路的工作經驗及管理模式,選取海口市秀英區、三亞市天涯區、儋州市那大城區、三沙市永興島,打造4個省級生活垃圾分類重點樣板片區,發揮示范引領輻射帶動作用,逐步延伸到其他市縣。
四川省各地市根據深圳市提出的有針對性的工作建議開展工作。瀘州市參考深圳市立法經驗,啟動《瀘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立法工作,加快推進廚余垃圾預處理項目建設,開展“撤桶并點”小區試點工作。內江市全面啟動“蒲公英計劃”,已將5月作為垃圾分類宣傳教育月,深入校園開展垃圾分類提升活動,組織全市各級各類學校百余名校長參加垃圾分類知識培訓。
云南省各地市和福州市通過互訪、實地考察和座談交流,充分了解雙方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機制、存在的問題和推進情況,梳理總結符合雙方工作實際可借鑒、可推廣、可操作的經驗做法。昆明市打造廚余垃圾收集和處理“一條龍”樣板;大理市建成垃圾處理城鄉一體化信息化監管平臺;麗江市各鄉鎮均設立再生資源回收分揀站。
及時總結 有序推進
下一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指導各地充分考慮結對省份、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條件、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基礎等情況,分階段、分步驟,循序漸進,及時總結交流協作中的新情況、新經驗及適合當地實際的好經驗、好做法、好模式,加以推廣應用。
上海市提出建立健全常態聯絡機制,研究細化交流協作方案,開展交流協作實務操作,組織階段工作實效評估。
浙江、廣東省提出強化技術支撐和服務指導,根據交流協作工作推進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提供政策技術支持,解決生活垃圾分類的難點和瓶頸問題。
天津、廣州市提出總結交流協作經驗,強化經驗推廣,不斷總結經驗、探索思路、創新模式,推廣優秀事例、典型案例。
寧波市提出抓實具體工作進展,跟進實際工作應用,對于推進進度慢、工作成效不明顯的進行專題指導和督促。
青島市提出精準把握白城市垃圾分類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開展精細式、精準式交流協作。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