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21日是第28個“國際阿爾茲海默病日”,為進一步推動老年認知障礙照護服務工作,上海市民政局決定在44個街鎮開展第三批老年認知障礙友好社區建設試點,此前市民政局推出兩批試點77家,全市試點街鎮已覆蓋121家。
老年認知障礙是老齡化尤其是高齡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上海是全國最早進入人口老齡化且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截至2020年底,全市60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533.49萬人,占戶籍總人口的36.1%;80歲及以上高齡老年人口82.53萬人,占戶籍總人口的5.6%;百歲壽星3080人。
隨著老齡化尤其是高齡化程度的不斷發展,老年認知障礙照護服務逐漸成為上海養老服務體系中亟需關注和加強的內容。
2018年開始,上海在全國率先建設老年認知障礙照護床位,目前已經建成5000多張,讓認知障礙老年人在養老機構照護單元中獲得專業的服務;2019年開始,上海在全國率先開展老年認知障礙友好社區建設試點,為社區居家老年人營造友好環境。
記者了解到,2019年9月以來,上海先后啟動兩批老年認知障礙友好社區建設試點,全市77個街鎮與專業機構合作,在社區內廣泛開展老年認知障礙的宣傳教育、風險測評、早期干預、家庭支持、資源鏈接和平臺建設,建立老年認知障礙在社區的專業照護服務體系。
目前,已經頒布和正在編制各類標準、規范,比如《認知障礙照護單元設置與服務要求》、《老年認知障礙友好社區建設導則》、《長寧區老年認知障礙友好城區建設導則》、《養老機構認知癥老年人照護服務要求》等,初步形成了覆蓋機構、社區、居家,包括地標、行標、團標、企標等形式的老年認知障礙照護服務標準體系。未來,將進一步制定分類、分級、分層完善認知障礙各項標準,為全國提供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上海標準”。
此外,2021年3月20日頒布實施的《上海市養老服務條例》明確提出“本市根據認知障礙老年人的長期照護需求,發展專門服務機構或者在養老服務機構內設置專區、制定認知障礙照護服務標準,為認知障礙老年人提供專業照護服務”、“本市推進老年認知障礙友好社區建設,培育專業服務組織和專業人員隊伍,加強認知障礙的早期預防和干預”,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老年認知障礙友好社區實現“街鎮全覆蓋”的工作目標。(記者 熊芳雨)
附:第三批認知障礙友好社區試點名單
浦東新區:陸家嘴街道、川沙新鎮、老港鎮、南匯新城鎮、合慶鎮、東明路街道
黃浦區:南京東路街道
靜安區:曹家渡街道、南京西路街道、天目西路街道、北站街道、臨汾路街道
徐匯區:華涇鎮、漕河涇街道
普陀區:曹楊街道、長風街道、宜川街道、石泉街道、真如鎮街道、桃浦鎮、萬里街道
虹口區:廣中路街道、歐陽路街道
楊浦區:延吉新村街道、五角場街道、殷行街道
寶山區:廟行鎮、高境鎮
閔行區:吳涇鎮、馬橋鎮、顓橋鎮、莘莊工業區
嘉定區:嘉定工業區、徐行鎮
金山區:朱涇鎮、呂巷鎮、張堰鎮、石化街道、金山工業區
青浦區:夏陽街道、盈浦街道
奉賢區:金海街道
崇明區:新河鎮、長興鎮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