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走訪了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的帝景苑、海外花園、蘭蕙園等小區發現: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點紛紛“煥新顏”——不僅外觀時尚富有設計感,功能也格外強大,有的還具備自動觸感閉合開關和除臭等功能,成為了小區里一道別樣的風景。
不斷優化垃圾分類投放體驗、提升分類投放點“顏值”,是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一個重要努力方向。據統計,海珠區近年已對轄區近1600個投放點進行再優化再提升。
昌崗街海外花園:有個時尚的“re-cycle”
在昌崗街海外花園分類投放點廂房,最顯眼的要數墻面的時尚“re-cycle”(循環)圖案。據介紹,這里分別設置了誤時投放點與定時投放點,廂房采用環保配色,與小區環境融為一體,既滿足實際投放需求,又體現時尚美觀,在小區里非常“吸睛”。
這個投放點采用紅外感應開關,居民無需觸碰投放口,即可自動打開,大大減少接觸的風險。廂房外張貼清晰明確的垃圾分類宣傳資料、公示牌、相關制度,讓居民們對垃圾分類工作一目了然。
不僅如此,定時投放點還配備宣傳電子屏,投放時間滾動播放垃圾分類宣傳教育片,進一步提高居民們的垃圾分類意識。
素社街蘭蕙園:分類投放點“畫棟雕梁”
素社街蘭蕙園垃圾分類投放點以傳統嶺南特色為設計元素,灰瓦飛檐、雕梁畫棟,整體造型古樸大氣,為老舊小區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
投放點不僅具備遮雨功能,還有綠植掩映,整體干凈整潔、環境優美。投放點設有洗手池、紙巾盒、洗手液,方便居民投放垃圾后進行清潔。“垃圾投放手不臟,垃圾廂房不會臭。”居民們紛紛稱贊。
赤崗街帝景華苑:簡約風格功能多
帝景華苑生活垃圾分類定時投放點利用金屬面板搭建而成,外觀時尚大方,與小區簡潔的風格相融合。同時,投放點配備了監控攝像與消防設施,張貼廣州生活垃圾分類指南海報,在為居民精準投放提供指引同時做好消防隱患消除工作。
南華西街道龍武里:因地制宜研發新型垃圾分類
南華西街道龍武里生活垃圾投放點總體設計風格古色古香,和歷史街區相得益彰。
值得一提的是,改造后的新型垃圾分類桶長寬均只有50厘米,非常適用于狹窄的內街巷。頂部設計成盆栽,栽種了各種綠植,在非投放時段完全閉合,化身為裝點街巷的綠化景觀。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