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獲悉,上海市對本市內環以內高架道路、越江大橋、跨河橋梁等市政設施的橋下空間使用情況進行了梳理,全面打響了空間整體形象提升的新戰役,此次示范點建設主要是外環以內橋下空間,2023年將實現內環以內橋下空間品質提升全覆蓋。
增加休憩活動空間
灰色的水泥橋墩,刷上了黑白相間的斑馬圖案,底下是綠色的足球場。今年8月,上海市長寧區北翟路中環橋下,多出了個橋下洛克公園。這片由蘇州河、新涇港、哈密路圍出的3.5萬平方米橋下空間,現在華麗變身,包括18個籃球場、4個專業足球場等。這些場館以“火烈鳥”“獵豹”“斑馬”為主題,分別以粉紅、黃黑、黑白為主色調區分,不僅讓沉悶的高架橋下空間亮了起來,也讓周邊居民多了休憩活動的空間。
長寧區北翟路中環橋下洛克公園
緩解中心城區“充電難”“停車難”
徐匯區中山西路2368號內環高架下的空間通過改造,打造成了“綠色”智慧停車場,200多個車位分成3塊區域,新能源車充電、周邊居民和“上班族”停車、臨時社會車輛停放。
臨時停車者,可通過APP隨時精準了解泊位使用情況,享受停車位預約、導航、反向尋車等服務。
徐匯區中山西路內環高架下停車場
精心做好綠化
高架下不僅沒有陽光雨露,還有汽車尾氣等污染因素,如何種植好綠化一直是短板。
微花境、枯山水、修剪得圓潤如玉的植物球以及巨大的“紅楓”圖案造型花帶,在黃浦區南北高架下呈現出一個微型綠洲。從土壤改良到植物選擇,以及后續養護,上海綠化管理部門動足了心思。
黃浦區南北高架枯山水
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表示,目前推出的首批示范點建設主要是外環以內橋下空間,包括蘇州河橋梁、申字形高架、滬閔高架、逸仙高架、中環高架、越江大橋及軌交等重點區域的橋下空間。下一步,該委將牽頭相關部門,進一步完善指導意見、推進公共空間全要素治理、開展基礎設施綜合利用的專項規劃研究等,全面推進“第二層穹頂”升級。今年年底前,將全面建成開放一批突顯集中度、顯示度的項目;2023年將實現內環以內橋下空間品質提升全覆蓋。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