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最后一節涉河段掛籃施工的箱梁澆筑完成,標志著由在鄂央企中國一冶承建的鄂州樊口大橋順利合龍,這意味著湖北踐行長江大保護在建最大單體投資項目如期實現重大節點目標——鄂州樊口區域沿江主干路全線貫通,為今年年底全面建成通車奠定了基礎。
樊口大橋合龍貫通
據了解,鄂州樊口區域沿江路及江灘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以下簡稱鄂州樊口江灘整治項目)總投資70.58億元,是目前湖北省響應長江大保護號召單體投資最大的在建項目。該項目核心區面積5.06平方公里,主要建設內容分為江灘綜合整治工程、水系綜合整治工程、沿江主干路(橋)工程、景觀綠化工程、市政及其他配套工程幾大板塊,具體項目包括一級生態保護區、二級生態保護區、濕地公園、交通道路設施、大型停車場、兒童游樂場、老年人活動中心及各類球場等,集防洪、生態、民生休閑于一體。
樊口大橋是鄂州樊口江灘整治項目沿江主干路的關鍵控制性工程,向東連接沿江路,向西橫穿濱江公園后與粑鋪大堤相接,通往316國道,建成后將成為進出鄂州城區的交通要道。該橋梁全長1.5公里,橋面設計全寬 30米,采用雙幅橋設計。大橋不僅設有機動車道,還設置了人行道、非機動車道。“這座高架橋在實現快速通行功能的同時,橫穿鄂州濱江公園、杜溝濕地公園,完全置身于長江濱江風貌帶中,風景秀美。為此,橋梁設置了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可以人步行通過,觀賞風景。”中國一冶鄂州片區第一支部書記夏博介紹,這次橋梁貫通之后,項目部將加緊推進橋面瀝青鋪裝和橋面輔助工程的施工建設,確保今年年底竣工通車。
樊口江灘項目一級保護區段已建成開放
“作為水生態治理工程的先行者,我們在鄂州樊口江灘整治項目中積極推廣應用住建部10項新技術,著重在水環境河道清淤處理、河道拋石、復雜地質條件下進行超深灌注樁施工、溶洞地質灌注樁施工、水下深基坑、真空預壓軟基處理、岸坡治理、橋梁掛籃施工技術等方面進行研究,目前已形成專利44項,其中河道綜合治理技術研究與應用完成專利7件、復雜地質條件下樁基施工技術研究完成專利23件、其他類專利14件。”中國一冶鄂州區域項目經理楊炳陽告訴《中國建材報》記者,上述創新技術不僅提高了工程質量,還節約了項目成本。僅一項樁基護筒跟進法施工的成功應用就實現了鋼護筒93%的回收再利用,光主材就節約費用200余萬元。該項專利得到業主單位的高度評價,對今后不良地質樁基施工具有借鑒意義,應用前景廣闊。
“目前,鄂州樊口江灘整治項目一級保護區已全部建成并對外開放,二級保護區正在進行景觀升級優化、精細化施工;公園綠化面積已完成85%以上,停車場、公共服務用房等配套設施大部分已經完工。眼下,我們正搶抓枯水季的黃金施工期,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全力推進項目建設。預計到今年年底,整個項目樊口大閘以外具備施工條件的內容將全部建成。”楊炳陽說,屆時這一有著“鄂州長江水域段一號工程”之稱的項目,將創下長江流域3個“第一”——長江沿岸第一寬濱江生態風貌帶、長江沿岸第一個水上植物園、長江第一個自然式魚類洄游通道,重現“百里樊川、玉帶縈回”的生態景觀,成為鄂州市水生態文明的一道亮麗名片。(中國建材報記者 :閻友華 通訊員 :李曉靜 楊立飛)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