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hezyo-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人妖hd-人妖ts在线

中華建筑報網
首頁>城鎮建設> 正文

堅持生態統籌 提升綠色軟實力——上海臨港新片區打造高品質生態宜居之城

2021-11-23 14:15:10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作者:嚴晶晶責任編輯:黃靜

  2019年8月,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掛牌成立。建設臨港新片區是黨中央進一步擴大開放的重大戰略部署,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五個重要”的殷切期望。兩年多以來,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臨港新片區以“起步就是沖刺,開局就是決戰”的精神,準確把握城市軟實力的基本內涵和特點,以弘揚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為價值引領,以“生態、生產、生活”融合發展為工作導向,努力把綠色生態、優質環境塑造成為城市軟實力的重要標識,全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品質生態宜居之城。

  南匯新城作為臨港新片區的主城區,規劃面積共343.3平方公里,是建設具有較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核心承載區。“十四五”期間,臨港新片區將打造全域濱海藍色網絡,呈現農田林網特色,夯實綠色生態基底,實現“水林田全域共融、產城鄉全民共享”的大生態格局。臨港新片區生態空間占比將不低于50%,森林覆蓋率不低于18%,其中滴水湖核心區森林覆蓋率不低于19%,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不低于17平方米。力爭到2025年,將臨港新片區塑造成五大新城生態發展新成果的典范標桿,打造成涵養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的重要陣地。

  堅持規劃引領

  推進生態統籌思維

  臨港新片區堅持大生態要素統籌、系統化思維推進、高起點科學規劃,通過頂層設計引領完善綠色園林系統建設,全面推動生態環境高品質發展。

  一是全面推進生態空間規劃研究。為構建臨港新片區生態空間的總體框架,摸清家底,理清方向,臨港新片區以新片區國土空間2035規劃為引導,全面開展生態空間2035規劃研究,聚焦386范圍(臨港新片區產城融合區共386平方公里),樹立“大生態”理念,現已形成研究成果。

  二是制定發布生態環境“十四五”規劃。作為上海市第一個涵蓋全市所有生態要素的生態環境五年規劃,《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生態環境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生態空間(藍綠空間)占比保證50%以上,從重大項目、支撐政策、管理機制等不同維度,明確目標、提出計劃、相互響應,保證生態項目建設、打造多維生態構架、顯示最高生態價值。

  三是研究制定多項專項規劃。在既有空間規劃、發展規劃的基礎上,臨港新片區開展“十四五”造林規劃、生態綠網規劃研究,制定公園城市實施方案,落實特色林蔭道建設方案,通過成體系打造,實現生態空間串聯,釋放更多生態空間。

  踐行共享融合理念

  優化生態空間布局

  臨港新片區始終對標“最高標準、最好水平”,積極突破城市環境建設瓶頸,不斷推動綠色空間開放、共享、融合,以最快速度、最好路徑、最優空間彰顯生態效益。

  一是聚焦重點生態空間建設。在臨港新片區基本空間結構框架下,進一步完善“兩環多楔”的生態格局,繪全“一環公園帶”,補充“二環公園帶”;基本完成滴水湖環湖80米景觀帶建設,全面推進二環公園帶建設;加快建設黃日港、綠麗港兩大楔形綠地建設,形成環滴水湖楔形綠地和濱河綠地生態空間的輻射發展;切實推進頂尖科學家社區科學公園建設,打造世界級科技主題公園,配合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召開。

  二是完善公園綠地體系。臨港新片區加快推進公園城市建設,已完成星空之鏡海綿公園、春花秋色公園、泥城文化公園、書院體育公園、蘆潮港公園、律動園、奉賢中央公園一期等公園建設,突出公園的多元化特色。此外,還開展公園綠地掃盲排摸,全面梳理包括地區公園、綠地、林帶等生態空間及城市公共空間的“邊角料”,改造提升現有綠林地服務功能,強化空間共享開放,實現市民“可賞、可玩、可達”的生態功能建設。

  三是挖掘附屬綠地功能潛力。臨港新片區有序推進附屬綠化設計方案統籌,引導商業、文化、旅游、產業等不同區域實現附屬綠地共享,通過與現有公共綠地貫連的方式,逐步打開集建區地塊內附屬綠地,有效降低城市生態空間破碎度,開放現有潛在空間,增強生態效益。

  四是打造藍綠共融生態格局。臨港新片區利用管理機制的先天優勢,統一部署河道綠化,實現藍綠共融的生態空間。在營造“湖海相融”豐富水系格局的同時,結合陸域部分綠化統一整體考慮設計,通過自然式群落林木配置方式呈現河道景觀特色,實現林水復合利用,提高臨港新片區的整體森林覆蓋率。

  打造臨港特色

  提升生態空間品質

  綠色是一座城市的底色,是內在涵養和外在氣質的展現。持續提升生態空間品質,豐富生態空間功能內涵,是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提升城市軟實力、增強城市吸引力的重要舉措。

  一是凸顯城市公園特色。臨港新片區增強綠地空間與區位發展定位的銜接,凸顯公園綠地濱海的主題特色。加強公共綠地的多元化建設,賦予綠地系統更多的景觀服務功能和生態涵養功能,保障生物多樣性的綠色空間。

  二是建設行道樹生態綠鏈。臨港新片區啟動開展“南匯新城行道樹景觀研究專題”,根據不同功能分區,對公園綠鏈內的綠道、步行道、自行車道、林蔭小道,進行斷面整合,構建“四道合一”的廊道體系,并開展機械化、智慧化、統一化的養護管理和標準控制。

  三是構建城市慢行系統。臨港新片區通過滴水湖周邊“一園一橋”設計,在城市綠地中增加標志性雕塑、城市家具,豐富游憩景觀元素,提升綠地品質,實現觀光、休憩、娛樂等多種功能需求的復合。

  四是編織綠道林蔭道生態綠網。臨港新片區全面推進申港大道、臨港大道、滬城環路綠道等道路的修繕提升工作,通過生態綠網構建區域骨架,打通生態空間通道,結合“四化”建設,提升生態品質,讓市民享受“生態綠洲處處有、公園城市任我游”的美好體驗。(摘自 《中國建設報》 2021.11.22 嚴晶晶)

微信掃一掃,分享給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