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加強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方面,福建省莆田市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截至目前,莆田市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系統共開通25家監管銀行鏈接,監管43家房地產企業開發的49個項目共計244幢樓(其中50幢樓取得預售許可證、22幢樓形象工程進度〔總層數〕達50%、69幢樓主體工程封頂),累計入賬約56.42億元、支出約32.35億元,重點監管資金撥付支出約18.31億元。目前納入監管的49個項目預售資金收支賬目清晰,資金使用符合規定,被監管工程建設進展順利,未出現停工停產或拖欠工程款、農民工工資等問題,資金風險總體可控。
為解決房地產項目開發所需的大量資金問題,我國從1994年開始推行商品房預售許可制度,對促進房地產業快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然而,預售資金監管不規范等問題,對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
為解決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不到位、資金信息無法共享無法跟蹤等問題,2019年以來,莆田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進行了一系列探索與創新。通過一個規定的實施與一套系統的運用,有效防止了商品房預售資金被挪用而導致樓盤建設停滯、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等問題發生,減少和避免“爛尾樓”情況發生。不僅確保了房地產開發企業按時交付竣工驗收合格的商品房,更在防范化解房地產金融風險、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和社會安全穩定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2019年年底,莆田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印發《莆田市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同時配套研發了莆田市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系統,并于2020年1月1日投入使用。
作為福建省首個實現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系統與銀行賬務系統對接的城市,莆田市通過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系統實現了與所有監管銀行賬務系統自動對接。
據了解,莆田市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系統的主要功能包括監管賬戶管理、項目進度管理、資金撥付管理、退房退款管理、項目管理、資金風險預警等。通過與各資金監管銀行賬務系統、商品房合同網簽系統連接,實行數據實時傳輸,切實管控房地產開發企業對預售資金的繳存和使用,防止隨意挪作他用,確保預售資金優先用于項目工程建設,保護購房者的合法權益。
通過數據交換平臺,莆田市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系統實現了商品房預售資金存取通過銀行交易流水信息實時進入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系統,避免銀行指定工作人員每日手工導入資金流水信息的繁瑣工作和人為錯誤,有效減輕了銀行工作人員負擔;流水信息每日自動匹配保證了資金存取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和有效性,規避了企業違規挪用資金的風險,從而實時、智能、徹底實現了對監管賬戶中預售資金流向的全方位監管。其創新性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實現資金智能風險預警。莆田市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系統實現與商品房網簽系統對接,監控商品房合同履行狀態,實現資金風險智能預警。如果房地產開發企業同購房人簽訂網簽合同,但未及時繳存購房款,系統會先予以預警,預警后還未補繳的,系統會自動暫停合同網簽功能直至其補繳全部預售款,確保購房款能夠及時足額進入監管專戶,切實保障購房人權益。
實現銀行賬戶信息監控。莆田市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系統實現與所有監管銀行的賬務系統數據自動對接,通過數據交換平臺,商品房預售資金存取通過銀行交易流水信息實時進入系統,實現數據實時傳輸,實時、智能跟蹤監管賬戶中資金存取流向信息,切實管控房地產開發企業對預售資金的繳存和使用,防止隨意挪作他用,確保預售資金優先用于項目工程建設。
實現監管審批網上辦理。莆田市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系統實現賬戶設立、項目進度、資金撥付等監管審批全部電子政務化,聯動住房和城鄉建設、銀行、稅務、企業等,共同監管、審核、審批,切實保障資金進出賬的合規性,實現資金監管業務“全程網辦”。
相關負責人表示,《規定》的實施和系統的啟用,確保了所有房地產項目的預售資金繳存、使用得到規范、有效監管,防范爛尾工程和房地產金融風險。監管實現新型政府公眾服務從“互聯網+政務”向“智慧+政務”進發,為群眾和企業提供了可靠、可信、安全有效的監管服務,進一步促進了房地產市場規范和健康發展。同時降低了行政審批門檻,房地產開發項目審批逐漸由“重審批,輕監管”轉向“輕審批,重監管”。
不僅如此,類似資金監管協議、監管方案等審批材料無需在審批階段進行實質性審查,改由業務科室通過莆田市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系統加強事后監管,進一步加快房地產項目審批速度,提高了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獲得感,營造了房地產投資的優良營商環境。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