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是人民群眾最關心的民生問題之一。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國經濟在遭受較大沖擊后平穩回升,走出了一條先抑后揚的復蘇曲線。其中,房地產業亦在歷經低谷后逐漸回升。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7.0%,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商品房銷售額均創下十年來新高。
步入新發展階段,在“房住不炒”成為業界共識、城市更新加速智慧蝶變的當下,房地產企業如何主動適應新常態、尋求新思路、共筑新格局?
1月19日,由人民網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協辦的第七屆房地產價值論壇以“線上+線下”的形式舉行。論壇以“謀定新思路 共筑新格局”為題,邀請來自行業協會、企業的代表展開深入討論。
論壇上,與會嘉賓普遍認為,房地產行業仍在國民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房地產行業的平穩健康發展對穩增長、拉內需的意義突出。在“房住不炒”的政策主基調下,面對資金、人口和土地紅利逐漸消退的宏觀背景,房地產企業正積極轉變發展思路,擁抱數字化浪潮,向運營服務業務謀求突破。
多元化供給:切實解決大城市住房難點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的突出問題列為2021年八項重點工作之一。在主旨發言環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總經濟師趙暉和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宜明分別聚焦住房的需求端和供給端,就解決大城市住房問題和提高住房品質分享觀點。
趙暉指出,住房問題往往隨著城鎮化及經濟社會發展的遞進而發生變化。我國目前仍處在住房問題較為突出階段,尤其是大城市住房問題突出。他建議,當前要以解決大城市中低收入階層和新市民的住房困難為重點,建立分年齡階段的住房需求結構。
他表示,要把握規律、順應規律,完善住房政策,完善政策理念和制度。結合我國實際,借鑒國際經驗,通過加大公租房建設力度,以及合理增加住宅用地供給、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發展住房租賃市場、適度發揮單位住房扶助作用等,切實推動解決大城市中低收入階層和新市民的住房難題。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建造技術的發展,群眾對住宅的質量和功能需求也隨之不斷提升。陳宜明表示,下一階段,房地產行業面臨的根本任務是提質轉型,從質量和功能兩個維度提升房屋供給的品質。
他認為,當前住房還存在尺寸不精確、防水不持久、隔音效果差等質量方面的通病;住宅在平面設計和功能設計上距離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仍存差距。
“要提質轉型就必須消滅眼前這些問題。”他建議,要通過解決現象背后的技術問題、標準規范問題、工藝工法問題等推動問題的解決。
謀定新思路:實現從開發到服務的轉型
當前,我國城鎮化率已經超過60%,步入城鎮化較快發展的中后期,城市發展也由大規模的增量建設轉向存量提質改造與增量開發并重的新階段。
對房企而言,如何貫徹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緊抓住房消費市場機遇,著力發揮撬動內需的重要支點作用,已成為房企的必考題。
中國房地產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志在圓桌論壇中表示,房地產的平穩健康發展對于中國經濟的穩定極其重要。房地產通過對上下游產業鏈的帶動、對內需的拉動,依然發揮了穩增長的作用,在短期內仍難被替代。但他同時指出,房地產行業風險依然,很多問題還沒有得到徹底的糾正和改變,需要嚴格地去防范。
京投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高一軒在現場接受采訪時表示,房地產市場開發增速的逐步下行已是業內共識,目前房企都在探索中尋找商業模式的轉型發展。從單純的房地產開發商向著美好生活的運營商過渡,是未來房企的必然趨勢。
中科產城董事長郭瑩輝指出,2016年提出“房住不炒”后,各類調控措施起到了穩房價、穩預期、穩市場的效果,房地產市場保持平穩增長。在堅持“房住不炒”的總基調下,未來十年房地產行業預計將出現產業分化加速。此外,包括住宅社區、城市更新、產業園區升級改造等存量領域也將為行業提供更多投資空間。
中國金茂控股集團營銷總經理李峰表示,在資金、人口和土地紅利下降的背景下,房企的經營要實現從“流量”到“陣地”的轉變,從“囤面粉”到“做面包”的轉變,從資金杠桿到經營杠桿的轉變,從產品為本到客戶為本的轉變。“在未來房企的發展過程中,產品和服務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首創置業助理總裁、營銷總監、設計營銷中心總經理高廣漢亦表示,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讓房企應對措施產生了分化。整體來說,行業整體開發流轉的頻率和速度會逐漸下降,房地產行業正實現從全產業鏈到全服務鏈的轉型,企業將更加關注物業等長期服務。“這種時間周期更長的‘內需’,可能會迸發出新的價值點。”
共筑新格局:加速行業智慧綠色蝶變
2020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我國經濟在短短幾個月間由負轉正,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更是成為中國經濟強勁復蘇中的一抹亮色。
在房地產領域,數字科技已在建造、管理、銷售等多個環節落地應用,并逐步向包括物料供應、園區管理等上下游產業鏈條延伸。
“數字化、智慧化是房地產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產業轉型的重要方向。”領地集團助理總裁兼品牌總經理姚科在圓桌論壇環節分享了實踐經驗。他表示,智慧地產的發展路徑應包括智慧社區、智慧綠道、智慧建筑、智慧銷售等產業全鏈條。此外,數字化還有助房地產企業練好內功。如云工地、云運營等云技術在項目開發全流程把控中起到重要作用,助力實現從研發到產品,多種部件和工藝過程的管控,實現數字化交付和聯動。
在朗詩集團副總裁周青看來,目前房地產行業在數字化運用上還存在一定欠缺,而隨著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如果房企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可能將面臨客戶和市場的流失。“特別是經營后期,面向客戶服務時,如果沒有信息和數據,服務很難做好。這方面的儲備,還應像其他行業或一些互聯網屬性的企業多學習。”
當代置業高級副總裁韓飛宇在圓桌論壇環節表示,在“三道紅線”的監管政策下,房企回歸產品主義非常重要。面對數字化轉型高投入和回報周期長這一矛盾,他表示,在數字化的初始階段雖然有一定的成本投入,但從長遠運維角度來看是降本增效的。他結合當代置業的實踐經驗建議,數字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需通過以點帶面的輻射效應在全國推廣,層層遞進,最終完成全面數字化的調整和建設。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