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工商銀行了解到,2月1日開始,工行面向上海地區推出的購房稅費貸產品將正式停用,同時該行工作人員還表示,暫時不會推出類似產品以作替代。
隨著樓市調控新政的陸續發布,房貸政策逐步收緊,銀行相關貸款產品的變化引起了不少購房者的緊張情緒,“房貸變天”的傳聞一時甚囂塵上。對此業內人士表示,雖然未來一段時間內房貸政策仍將趨嚴,但房貸總量還是能滿足剛需購房者的實際需求,長期來看更是有利于房產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上海地區房產稅費貸將消失
稅費貸,是購買一手二手及法拍房等個人住宅(商用除外)中所繳納稅費的分期貸款產品,稅費分期包括但不限于契稅、個人所得稅、營業稅、房屋稅、印花稅等相關稅費和服務費。此前各家銀行的稅費貸產品一般是以大額信用卡的形式發放,申請人可刷卡支付購房過程中需繳納的稅費。
據悉,工商銀行稅費貸業務此前一直搭載在一款名為Dream卡的信用卡上,貸款金額最高可達房產價格的10%(最高50萬),年化利率約3.4%。該行工作人員表示,目前Dream卡仍能使用,只是不能再用作繳納稅費,“家裝、家電等其他用途還可以正常使用”。
就在工商銀行停掉上海地區稅費貸業務后,某大型房產經紀公司的業務人員透露:目前能夠辦稅費貸的銀行“基本沒有了”。但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上海本地一股份制商業銀行貸款金額最高可達房產價格15%(最高60萬)的一款稅費貸產品,目前仍然可以提出申請,只不過該行工作人員同時也表示,雖然暫時沒有接到暫停該項業務的通知,但就目前上海房貸政策形勢來看,仍有可能隨時被喊停。對方告訴記者:“要辦就抓緊,只要還沒放款就有可能臨時取消。”
貸款額度緊張≠停貸
稅費貸全面叫停的趨勢,讓不少購房者開始緊張個人住房貸款是否也面臨“停貸”?
2020年12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布《關于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給不同檔位的銀行房地產貸款余額占比上限和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占比上限設置了區別性的“兩條紅線”。有業內人士認為,如今房貸收緊,和不少銀行已經“過線”有關,超標銀行“壓降”是政策給予的壓力。像是第一檔位“中資大型銀行”中的中國工商銀行,個人住房貸款占比就已經達到了33.71%,超過了規定的32.5%,
不過雖然“銀行停貸”的傳聞甚囂塵上,但記者在實際調查中發現,上海地區四大行和多數全國性股份銀行的房貸業務仍在有序進行中,只是貸款額度有不同程度的收緊,具體體現在審批和放款的速度上。某房產中介機構的張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沒有哪家銀行明確表示停貸,但是審批和放款速度明顯放慢,“審批一個月、放款兩個月”是目前上海地區國有大行辦理個人住房貸款的常態。
至于購房者關心的房貸利率,目前并未受到房貸收緊的影響。據各銀行工作人員介紹,當前首套房利率依然與LPR一致,二套房利率則在LPR基礎上上浮60個BP。
上海樓市升溫快迎組合調控
上海樓市在去年底迎來“暖冬”行情,熱點板塊樓盤一度出現“哄搶”局面。為堅持“房住不炒”的政策,1月21日晚,上海市住建委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本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多維度為房地產市場降溫。其要點包括:對夫妻離異3年內購買商品住房的,其擁有住房套數按離異前家庭總套數計算;個人將購買不足5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全額征收增值稅;完善新建商品住房公證搖號選房制度,優先滿足“無房家庭”自住購房需求。同時《意見》明確指出要嚴防資金違規流入樓市,加強個人住房貸款審慎管理,指導商業銀行嚴格控制個人住房貸款投放節奏和增速,嚴格執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
1月25日,上海樓市調控組合拳“法拍房納入限購”也正式公布。在公拍網司法拍賣頁面可以看到,競買人參與競買的,應當事先確定在本市具有購房資格。拍賣成交確認后,因買受人在本市無購房資格的,將依法承擔悔拍等法律后果。
銀行房貸收緊,樓市新政出臺,這些調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利于抑制近日過熱的樓市行情。有專家直言,長期來看,樓市調控越緊,炒房者門檻越高,對剛需購房者越好。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