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4月13日訊(記者 舒越)2020年下半年出臺“三道紅線”融資新規以來,“如何降負債、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房企關注的話題。隨著2020年年報的陸續出爐,各大房企“降負債”的成績單也展現在人們眼前。
據中國網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有74家內房股已經披露年報數據,“紅、橙、黃、綠”檔的企業數量分別為2家、5家、28家和24家。
“綠檔”房企24家,建發國際現金短債比達5倍
“三道紅線”指的是房企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于70%;房企的凈負債率不得大于100%;房企的“現金短債比”小于1。根據企業數據表現分為四檔:如果“三線”均超出閾值為“紅檔”,“二線”超出閾值為“橙檔”,“一線”超出閾值為“黃檔”,“三線”均未超出閾值為“綠檔”。
在24家“綠檔”企業中,現金短債比最高的是建發國際,達5倍,凈負債率為73.8%,剔除預收后的資產負債率為68.2%。不過,建發國際行政總裁林偉國此前曾公開提到:“建發國際作為母公司重要的上市平臺,母公司對其提供較大的財務資源支持。”
據不完全統計,建發系2020年共計發債25次,發行總額約496億元,其中包括超短期融資債券、中期票據、定向債務融資工具及ABS專項融資等等。同時,建發也在創新融資方式,比如建發物業2020年12月28日以介紹方式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中信證券地產分析師陳聰表示,“部分企業急于推動物業管理公司分拆上市,是想通過股權融資的方式補充權益,將會顯著改善企業杠桿水平,尤其是資產負債率和凈負債率。”
此外,堅持穩健發展的龍湖集團,其現金短債比也超過了4倍,與此同時,其凈負債率達近五年低點,為46.5%,剔除預收賬款后的資產負債率67%。
“黃檔”房企25家,建業地產剔除預收后負債率最高
在統計到的28家“黃檔”企業中,共25家剔除預收后的負債率未達標,其中建業地產最高,為85.5%。數據顯示,建業地產近幾年負債總額一路走高,2015年為324.4億元,而到了2020年攀升至1493.19億元。
同時,建業地產的融資成本也大幅提升,2020年為12.72億元,同比增幅221.8%。對此,建業地產給出的解釋是:除了優先票據總額增加約12.4%導致利息支出增加外,匯率波動導致公司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平值變動虧損約6.13億元。據了解,為償還債務及其它,建業地產2020年共發行了5筆優先票據,本金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8.43億元)。今年1月7日,建業地產發行了2.6億美元優先票據,票面利率7.5%,2025年到期。
當代置業剔除預收后的負債率為82%,在28家企業中排名第二位。現金短債比方面,當代置業2020年末為1.4,凈負債率為95.7%。需要注意的是,當代置業的凈負債率已經連續兩年攀升,對照融資“三道紅線”標準有踩線的風險。當代置業的融資成本也居高不下,2019年和2020年這個數據均為9.9%,遠高于行業水平。
紅檔和橙檔企業7家,陽光中國100凈負債率187%
在5家“橙檔”企業中,銀城國際控股剔除預收后的資產負債率高達84%,凈負債率達151%。銀城國際控股財務資金中心資深總經理胡壯在業績會上表示,2021年企業將通過控制長短期的負債規模、維持開發穩定和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負債,爭取2021年進入“黃檔”,最終在2022年全面通過“三道紅線”進入綠檔。
兩家“紅檔”企業,分別是富力地產和陽光100中國。富力地產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為76.7%,凈負債率為130.2%,現金短債比為0.40。富力地產董事長李思廉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企業在價格合適的基礎上將繼續出售物業、商場、寫字樓和酒店等資產,同時也會出售部分住宅項目的股權,預計2021年凈負債率降至達標,到2022年底,三道紅線全部達標。
陽光100中國同期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為76%,凈負債率為187%,現金短債比為0.24。陽光100中國董事會主席易小迪表示,公司將加大促銷力度,將現有庫存產品更快變現,同時加大一級土地出讓,并在適當時候轉讓成熟項目,減輕負擔。在緩解現金流壓力后再多方合作,引入新的戰略合作伙伴。
對于房企降負債,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告訴中國網財經記者:“房企降負債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配合銷售業績不斷審視債務規模,降負債難的房企可以向優秀企業學習,真正將降負債落實在數據中。”(實習生羅曉薇對本文有貢獻)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