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北京城市副中心把城市發展從城市的最小細胞抓起。日前,北京城市副中心黨工委委員、通州區副區長鄭皓稱,“十四五”期間將繼續秉持工匠精神推動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
鄭皓介紹,通州建立兩級三類規劃體系,城市副中心規劃體系的“四梁八柱”逐步搭建完成。在12個組團規劃和36個家園的基礎上,進一步劃定470余個細分單元和5800余個地塊,建立“街區-細分單元-地塊-建筑”逐級傳導的規劃管控體系,保障規劃落地不變形、不走樣。全面實施責任規劃師、責任建筑師制度,每個組團、每個特色小城鎮都有一名首席責任規劃師。
每個項目都有一個工作臺賬、一本項目圖集和一份責任清單,做到388項市區重點工程項目底數清、動態明、推進快。同時抓項目品質,建立專家評審機制,以“小街區、密路網、圍合式布局”的規劃理念,對丁各莊安置房、六小村安置房、文旅區10片區農民安置房等項目方案進行優化提升。
此外,持續推進老城更新,通州制定老城雙修與更新實施三年行動計劃共165個項目,劃定10個重點實施片區,新開工37項工程項目,試點“自主式騰退”的棚改新模式。15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實現進場施工。以玉橋南里北區為試點,引入社會資本參與老舊小區改造。全面摸排無物業小區底賬,創新性將零散院落打包整合形成463個物業管理單元。(張 藝)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