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植草溝、蓄水池、屋頂綠化、透水磚……這些設施像一塊塊散落在城市里的“海綿”,用滲、蓄、滯、凈、用、排等方式,幫雨水找“家”,避免內澇積水,這就是海綿城市的基本理念。今年,北京市將再添60平方公里海綿城市面積,建成區海綿城市達標率將從20%升至24%。
北京市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潘安君介紹,根據市水務局“十四五”水務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到2025年,全市生產生活年用水總量將控制在30億立方米以內;地下水開采總量將壓縮到14億立方米左右;城鎮供水管網漏失率將降到8%以下;全市污水處理率將達到98%以上;劣V類水體將全面消除;建成區海綿城市達標率達到40%以上。
相關負責人還介紹,截至目前,北京市共建成海綿項目3400多個,其中,綠化屋頂面積2.30平方公里,透水鋪裝面積15.09平方公里,下凹式綠地面積為35.43平方公里,雨水調蓄設施容積為152.04萬立方米。目前,建成區海綿城市達標面積比例為20%,本市將通過探索建立“1+16+N”海綿城市規劃體系進一步擴大建成區海綿城市比例,力爭今年海綿城市達標面積再添60平方公里以上。(葉曉彥)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