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近日,浙江省商務廳廳長盛秋平在春節后首個工作日調研省散裝水泥中心工作時指出,發展散裝水泥工作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樹立新發展格局,對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謀劃貫通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各環節。這是浙江省散裝水泥工作主管領導用大視野、大格局審視散裝水泥工作,勉勵浙江省散裝水泥發展中心用大擔當貫徹落實中央經濟會議關于“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筆者認為,盛秋平的談話精神,對全國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工作具有重要的啟迪和借鑒意義。
啟示一:認識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工作新使命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鄭重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樹立了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彰顯了大國擔當,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動力引擎,也為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工作提供了新的發力點。
盛秋平談話中指出浙江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工作要對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正當其時地為散裝水泥發展事業提供了新認識,找到了新定位。
據中國散裝水泥推廣發展協會理事長崔源聲研究,2019年我國水泥工業二氧化碳總排放量330億噸,占全國總排放量10%左右,國際上一般為5%左右。按照每萬噸散裝水泥可減排二氧化碳450噸計算,我國水泥散裝率提高一個百分點,就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6萬噸。因此,立足新發展階段,全國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工作確立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新任務,使命光榮,大有可為。
啟示二:提供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工作新路徑
盛秋平提到,要研究散裝水泥流通環節的重要作用,這也給新發展階段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工作提供了新的發展路徑??v觀我國數十年散裝水泥發展史,其工作方法或路徑主要是抓兩頭,生產和使用環節。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這兩個發展方法和路徑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單純地抓兩頭,中間流通環節卡脖子問題開始顯現,散裝水泥流通水平低,促進生產和消費作用越來越小,還有可能成為阻礙。因此,在新發展階段,全國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工作要著力研究和大力發展商品流通。
當前環境下,發展散裝水泥工作就有兩大課題需要從流通環節加以解決。一是水泥產業結構調整進一步深化,水泥集中度越來越高,只有大力發展散裝水泥流通,才能有效解決供需矛盾。二是用“買全球,賣全國”的商貿流通思維,從無絕對碳減排義務的國家購買水泥,供應國內市場,來推動全國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工作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每進口1噸水泥,就可為國內減排二氧化碳606公斤。浙江2020年水泥使用量約1.3億噸,如果20%通過進口,則碳減排可達158萬噸。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