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有條路,叫香港路,這條路雖不在香港,但勝似香港。
中建深圳裝飾有限公司北方分公司(下稱中建深裝北方分公司)承建幕墻和內裝工程的青島新地標——新海天中心(T1樓、T3樓)就屹立在香港西路48號、膠州灣最繁華的海岸線上。這個以海浪凌空為設計理念的城市新地標,是老海天蟄伏十年的化身,建成后一舉拔得青島第一高的頭籌。
絕對高度
成就第一高需要幾步走?
海天大酒店,是山東省最早、規模最大的中外合作五星級酒店之一,是青島曾經的時尚地標,是這座城市的一個印記,也是青島眺望世界的一扇窗口。時光荏苒,如今,海天大酒店原址取而代之的是新一代的高端城市綜合體——青島國信·海天中心。
1986年9月20日,海天大酒店在青島湛山大路39號(香港西路48號)奠基興建,1988年10月28日,海天大酒店一期工程建成試營業。一期工程總投資2200萬美元,總建筑面積近3萬平方米。
時隔35年, 新海天中心脫繭而出、閃耀登場。新海天中心一期項目由三棟樓組成,其高度分別是T1樓210米、T2樓369米、T3樓245米。中建深裝北方分公司承接了新海天中心一期項目的T1樓和T3樓。其中,T1包括一個五星酒店,也就是海天大酒店,一個企業會所;T3為酒店式公寓。工程基地面積為32802.6平方米,緊臨青島香港西路及東海西路。
這是青島建制以來不折不扣的第一樓。369米的主塔,實現了高度第一; 129億元總投資額,創下青島投資額最大城市綜合體的記錄。
要讓這一組建筑模擬海浪的流線,最高躍起369米,總共要分幾步呢?
答案是,先挖掘一個33米深的基坑,相當于向下挖掘一棟10層高樓;再將接近一個足球場面積大小的大底板一次性完成混凝土澆筑;最后,鋼結構要帶著傾斜的角度向上生長,勾勒出海浪流動的線條。
這個過程中,還需要全球最頂尖的20余家專業團隊,千余個專業人員的智慧頭腦,傾注近10年職業生涯中的黃金時光。此外,還有不計其數的會議、圖紙、模擬實驗……
中建深裝北方分公司海天大酒店項目團隊在這里征戰兩年,同甲方青島國信集團海天中心建設有限公司(下稱國信集團)一道,致力于傳承老青島的記憶,將一個現代化的新海天呈現在青島人民面前。
“這是一個改造項目,不管是裝飾選材還是設計理念,都要體現包容的特色,老海天沉淀下來的海派開放精神不能丟掉;但它也是一個全新的項目,締造一個高水平的五星級酒店,科學化的施工管理和國際化的品質追求是貫穿項目全程的施工準則。”海天大酒店內裝項目經理帥東輝告訴記者。
目前,新海天中心七大業態中,海天大酒店已于2月18日率先啟動試營業,全海景自助迅速成為網紅打卡地。“七一”之前,新海天中心將正式亮相。3月底,姚明帶領CBA全明星周末比賽來到青島,海天大酒店作為官方指定接待方,第一次向世人揭開神秘面紗。
“海天項目禁得住任何一方的考驗,標準化施工和對細節的嚴格管控,我們都堅持把匠心精神貫穿其中。”在項目施工中段才接管海天大酒店全盤調度任務的帥東輝緣何底氣十足?記者帶著疑惑一探究竟。
設計精度
細節處處還原老青島記憶
每一個城市都有屬于自己的地標建筑,每一個城市居民都有屬于自己的城市記憶。為了保留老一代青島人的記憶,中建深裝北方分公司從方案優化、結構安全、材料選型、綜合排布、管理系統、機電深化等方面開展深化設計,為重生的新海天大酒店保留歷史底色。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海天大酒店作為青島最高檔次的飯店,承擔了大多數重大外事接待任務及國內外大型會議,也是外商來青首選酒店。在建成的23年內,海天大酒店累計接待了65萬海內外賓客,其中海外賓客51萬人次。這些光輝的接待史,最后都融為城市的美好記憶。對于普通的青島市民來說,更是將出入海天,當成一種榮耀。
為了傳承這種榮耀,還原老青島的海天記憶,中建深裝北方分公司配備具有高端酒店深化設計經驗的10余名優秀設計師,全程服務于該項目。在幕墻設計上,延續了老海天層疊窗的形式,建筑外形則延續了老海天水平橫向線條相間形式和色彩搭配,重新勾起島城市民對老海天的記憶。
裝飾設計中同樣對老海天進行了全方位的升華,如大堂漁網元素金屬屏風、宴會廳浪花水晶燈、全日餐廳帆船天花、波瀾壯闊的山巒海港造型墻面、青磚瓦墻的青島記憶、包容開放的日本餐廳、波光粼粼的玻璃磚墻……3樓中餐廳有一面懸空的青磚瓦墻展示架,意在展示當地市井文化。設計之初,這里僅為一面方形盒子墻,設計團隊變常規瓦磚為瓦磚薄片,改變材料自身重量,并采用粘貼法施工,變單一造型為多類瓦磚,讓裝飾效果更為生動。
海天大酒店的施工面積相當于30個杭州G20峰會主會場,內裝涉及材料達千余種,當中最為出彩的便是不銹鋼材料。項目運用了大量的不銹鋼工藝品,以大堂吧區域金屬屏風為例,原設計方案中采用20*60米的漁網元素超大金屬屏風,結合光源呈現透光效果。設計師結合拼花造型、造型重量、透光效果綜合分析,并通過十余次實物樣板和材料樣品的推敲,讓不銹鋼和亞克力材料實現了完美結合。“不銹鋼正在被廣泛運用于內裝空間,其在耐受性及環保性方面的性能十分突出。” 項目公共區域負責人戴敏說道。
另一處深化設計是宴會廳的天花。原宴會廳天花設計為石膏板乳膠漆造型,工序繁瑣且工期較長,通過對造型及效果分析后,深化設計團隊決定采用蜂窩鋁板材質代替石膏板材質,完美還原了設計效果,并通過集成化設計實現整體吊裝,有效提高了工效。
“這是集成化設計又一大優勢,為下一步裝配化施工奠定了基礎”。戴敏告訴記者, 通過合理分析裝飾材料的基本特性,可以將繁復的工藝和工序通過集成化設計,集合在專業廠家或集中加工區完成,再將半成品構件在施工現場進行整體拼裝,能有效降低材料損耗、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程品質。
施工難度
打造裝配化工地新樣板
2600平方米、青島最大的室內宴會廳,包容性十足、中外風格迥異的餐廳,360°覽盡青島壯美海、山、市景的501間五星級客房……面對風格迥異、用材紛雜的施工空間。中建深裝北方分公司引入裝配化施工技術、全過程質量管理體系,為海天大酒店創精品工程打下堅實基礎。
如何在青島地標建筑打造一個樣板工地?一個責任到位、監管到位、層層負責、交叉檢查的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是首要任務。帥東輝要求,項目經理是質量第一責任人,質檢員為主要監督人,專業施工員為現場質量落實人,生產經理為質量防治負責人,所有崗位均對項目質量負有相關責任,由此形成一套完善和可控的項目質量管理體系。
95后的客房區域負責人趙垚與500多間客房的每一個細節死磕,“和樣板房一模一樣”是他的施工標準。公共區域負責人戴敏要面對包括中式、日式、西餐廳及泳池等風格迥異、用材紛雜的施工空間,還要啃下超大宴會廳這塊兒硬骨肉,每天接百十通電話是他的工作常態。深化設計負責人殷昊不停奔波在甲方和設計院中間,及時深化設計,將設計引領施工理念發揮地淋漓盡致。還有材料采購團隊,要跟蹤上千種材料的選擇下單,更要把控疫情造成的進口材料運輸問題……
科學的人員管理是創精品工程的核心,創新的施工管理和施工技術運用,則是打造樣板工程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武器和制勝法寶。高達11米的超高千人宴會廳天花施工便是對施工技術的一次革新。
如何對長57.7米、寬39米,建筑面積約2250平方米的宴會廳天花轉換層進行高效施工?傳統搭設滿堂腳手架、現場焊接的方案耗時費力,無法滿足平行施工要求,項目部最終把目光投向了裝配式施工。“宴會廳天花鋼結構轉換層原設計方案為鋼結構進行焊接安裝固定,通過裝配式設計優化,施工改為由地面進行焊接,最后吊裝進行栓接固定。”殷昊介紹,“此舉不但解決了超高宴會廳施工的難題,更節省了大量人力、工期。初步統計,通過裝配化施工可以直接節約項目成本15萬元。”
樣板房好做,但如何高效地把樣板間的精度復制到每一間客房?“搶工不是一個好選擇,交叉施工和人力協調等不可控的因素,都會造成最終效果與原設計之間的參差。”在標準化、集成化、模數化施工思維下,趙垚在海天大酒店501間客房也采用了裝配式施工方式,通過制定客房區十大標準部件,從設計源頭統籌把控,實現了基層裝配化設計。
此外,中建深裝自主研發的移動充電電源、移動充電焊機,成為無電化施工的最新“利器”,兩款產品為無電化施工模式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讓施工現場告別電纜拉設。目前,兩類產品已申報專利10余項,獲得中國2019年建筑裝飾行業十大科技創新成果獎,現已打造成中建深裝的自主品牌產品。
超高強度
六邊形幕墻宛如天女起舞
青島的幕墻項目近年呈近乎爆炸性增長,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城市發展的軌跡。從新海天中心,可以窺見這個國際大都市的雛形。新海天中心的設計主題是海浪凌空,每一道線條、每一個角落、每一面幕墻,都在彰顯高品質城市空間的建筑訴求。
中建深裝幕墻承接了新海天中心T1樓和T3樓的幕墻施工。面對這個近海而建的超高層,項目團隊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就是選材,如何解決海風侵蝕帶來的老化折損問題,幕墻項目總工程師孫道文心中早有標準。
“項目所有型材及鋁板表面處理要求工廠熱爐固化4涂涂層系統,采用至少70%Kynar500含氟聚合物樹脂,鋁材表面平均模厚不小于78微米且局部厚度不少于72微米,并滿足AAMA2605標準,用絕對厚度為第一高保駕護航。”孫道文告訴記者。同時,項目幕墻抗風壓等級達9級(5.25Kpa),水密性能達到國標規定的建筑幕墻5級要求,氣密性能達到4級,幕墻的平面內變形性能達到2級標準,各項性能試驗均順利通過了美標檢測。
承載著城市記憶的新海天,在幕墻設計上也延續了老海天六邊形的外觀特點,三棟主塔都采取了六邊形平面布局,完整展現了海浪凌空的設計理念。但多曲線和多轉角給幕墻施工團隊帶來的是更高難度的施工挑戰。
“由于南北立面分層旋轉擺動,即上下樓層逐層不斷扭轉變化,由此衍生了大量不同的變角,T1樓每層24個轉角,T3樓每層20個轉角,所有樓層合計約為300種角度,轉角角度從100°至176°微量變化。”孫道文告訴記者,項目共計8400個板塊,其中轉角板塊2900塊,異形轉角板塊比例高達35%,成倍增加了型材開模數量(整合后約300組模具)以及設計難度、施工難度。為此,項目部決定在組合立柱采用帶可旋轉插腿式做法,在角度微量變化時可盡可能多的共用,保證了同種立柱能適應±1.5°角度變化,有效地減少了型材開模數量。
塔冠吊裝施工是項目的一大難點,孫道文介紹,T1塔冠幕墻和T3塔冠幕墻共計438樘單元板塊,由重達600公斤、尺寸1500*4500標準單元板塊和整體L型轉角板塊板塊組成,該板塊最大高度7000,兩個邊最大寬度之和4000,最大板塊重量2噸。
如此體量和尺寸的幕墻如何吊裝?項目部決定在施工前使用塔吊將整架板塊吊至核心筒屋面,轉角板塊從地面直接起吊,并在板塊上方綁扎安全繩,防止板塊下落。
高峰建設時期,上千名建設者在這里夜以繼日、晝夜奮戰,這是中建深裝北方分公司紅色精神在滋養,是青春黨建在自我價值創造中的映射??高^疫情造成的人員困難,打贏了與時間賽跑的搶工戰,建設者正在靜待最后榮譽時刻的到來;而他們在這里揮灑過的汗水,折射出的閃光青春,將永遠與膠州灣48號一道,任憑風吹雨淋,只管乘風破浪。(本報記者 王海霞)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