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100周年之際,按照城建集團學黨史工作部署,在集團工會的領導下,住總集團外施企業工會聯合會首次編寫《住總外施職工黨史教育學習讀本》口袋書、首次制作黨史教育微紀錄片二維碼實現即掃即學、首次建設智能外施工之家,首次組織外施職工傳承之旅,多元化實現“讀黨史、看黨史、聽黨史”黨史教育課堂走進施工現場,進一步落實《加強和改進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文件精神,在建設一線掀起黨史學習教育熱潮。
首本口袋書
讓外施職工學有所思
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為了讓廣大外施職工在了解黨史的同時看到了新時代建筑產業工人的發展方向。在集團工會的指導下,住總外施工會多次前往副中心、延慶、門頭溝、天津寶坻等項目調研,了解外施職工想看什么,喜歡看什么。編輯制作城建集團內首本外施職工黨史學習讀本,32開的全彩小冊子,承載了黨的百年風華正茂,承載了集團對四萬余名外施職工的期望。
以史為鑒,可知興替。通過學習黨史、學習新中國發展史,讓所有外施職工做到守初心、擔使命、聽黨話、跟黨走,塑造一只善打大仗,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外施鐵軍隊伍。
首個二維碼
讓外施職工思有所悟
“大家來掃這個碼,跟咱們現場管理材料的程序一樣,掃一下就跳轉過去了。”來自天津市南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組長肖顯一邊招呼隊伍里的外施職工掃碼一邊和大家介紹,“現在全國都在學黨史哩,大家回宿舍的時候都掃一掃,看看一百年里都發生了什么事,過年回家還能跟娃娃講講哩”。
此次,住總外施工會借鑒施工現場掃碼式施工交底的方法,把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共江蘇省委聯合攝制的百集微紀錄片《百煉成鋼:中國共產黨的100年》制作成二維碼,外施職工可以通過掃碼即掃即學,讓廣大外施職工的工余時間平添了紅色的記憶。
《百煉成鋼》微電影擷取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歷程中的重要事件,用歷史故事的形式,形象展示百年大黨的光輝歷程和偉大成就,以小入口折射大主題,以小故事揭示大道理,生動回答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等重大問題。此次活動于4月22日在住總總承包部古月家園項目正式啟動,截至發稿時超過3千余名外施職工參與學習。
該微紀錄片通俗易通,觀看操作簡單,對于長期工作在建設一線的外施職工而言,僅需幾秒鐘即可觀看影片。住總外施工會通過鮮活的內容、新鮮的活動方式,把學黨史變成一種閑余時間大家探討的話題,聊天的開端,學習的習慣。
首次智能化
讓外施職工悟有所行
住總外施工會通過基層走訪發現,現在的外施職工對網絡熟悉,視野開闊,在文化程度、生活要求等方面越來越高,以往的象棋、投影、乒乓球已經不能滿足現階段外施職工需求,勞累一天的外施職工更愿意選擇在宿舍休息,只有把職工小家變得智能化、人性化、多樣化,才能吸引更多外施職工加入其中,讓外施職工們在人機對話中感受科技生活。
經集團工會選定,住總外施工會在副中心0701項目部試點建設外施職工智能小家,為外施職工購買智能音箱、智能電視、智能空調、跑步機等設備,外施職工可以直接與AI智能音箱互動,調節空調、電視。同時智能音箱還可以播放黨史學習資料,外施職工黨史讀本、掃碼學習積累的疑惑,可以通過與智能音箱的互動得到解決,智能音箱變成了外施職工的學習導師。
首次傳承之旅
讓外施職工行有所獲
為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傳承勞動精神,5月14日,住總外施工會組織和縣二建、鹽城京華十余名外施職工到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參觀“中國夢·勞動美——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百名勞模圖片展,傳承老一輩勞模們的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甘于奉獻的精神。
“看,任長霞局長,這是我們商丘人的驕傲。”平谷金海湖鎮外施隊伍勞務員蔣松林說,“每次見到她我都激動的不行,她是我們商丘人的英雄,我給你們講講任局長的故事。”每名外施職工在觀看勞模展時都在尋找自己的老鄉,自己心目中的英雄,然后拉著身邊的同志們分享故事。“這次活動太有意義了,我們看到了百名勞模的故事,看到了他們的愛崗敬業精神,看到了他們勇于奉獻的品質。”天津寶坻項目部連旭說,“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源自于每一位前輩的辛苦付出,通過這次活動,我也樹立了目標,把勞模精神帶回項目,傳達給每一位同志。”
江河萬里總有源,樹高千尺也有根。回顧歷史才能更好地牢記初心,學習黨史才能更好的展望歷史。下階段,住總外施工會將組織外施職工到香山雙清別墅、紅色教育基地,“聽”歷史講故事,“看”黨史憶崢嶸,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堅定信念,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凝聚力量,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劉昕曌 施洋)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