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北京城南地區綜合承載能力,促進城市南北均衡發展和共同富裕,7月29日,北京發布《推動城市南部地區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下稱“城南行動計劃”),將聚焦“一軸、兩帶、多點”城市服務功能組織構架,拓優城南高質量發展之路。
城市南部地區是首都南大門,包括豐臺區、房山區、大興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一核兩翼”的腹地,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戰略門戶,是首都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承載空間,戰略地位突出。
城南地區生產總值十年增長1.4倍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李素芳在發布會上表示,2010年,城南行動計劃掀開北京市區域協調發展的嶄新篇章。十年來,隨著三輪行動計劃縱深推進,城南地區在城市建設、產業發展、民生改善等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南崛起由夢想照進現實。
回首過去10年,北京城南地區發展短板有效補齊,發展要素快速集聚,發展格局逐步清晰,城南正在加速崛起:
——城南在承載北京城市功能方面發揮了更大作用。大興國際機場經過8年奮戰,開啟“雙樞紐”時代,今年上半年空運量達到1400多萬人次,排名全國第11位,實現了更高效率的運轉;臨空經濟區自貿區落地,綜保區今年將封關運行,未來將承載更多國際交往、科技創新功能,成為國家發展新的動力源。
——城南經濟實力邁上了新臺階。十年間,地區生產總值由2296億元到5592億元,增長了1.4倍,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104億元到609億元,增長了4.9倍。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中關村豐臺園,已形成軌道交通、航空航天、高端汽車、產業互聯網4個千億級產業集群。銀河證券、長城資產等670家企業入駐麗澤金融商務區,良鄉大學城承接了5所大學遷入。
——民眾獲得感明顯增強。城市交通體系逐步完善,地鐵線路從2條增加到11條,新增軌道交通運營里程181公里、地鐵站點94個,百姓出行更加便捷。公共服務水平持續提升,天壇醫院、人大附中豐臺學校等一批優質醫院和學校建成投用,新增中小學學位數5.6萬個以上、新增醫院床位8900余張。向垃圾場、土沙坑、舊貨市場和廠房等要空間,城南綠色版圖持續擴大。
拓優城南高質量發展之路
行動計劃提出,聚焦“一軸、兩帶、多點”城市服務功能組織構架,發揮重大功能性項目帶動作用。
——“一軸”即南中軸及其延長線,著眼未來首都功能,將布局更多“大國重器”,規劃建設博物館群,建設中央芭蕾舞藝術中心、中國雜技藝術中心等重大文化設施,高效利用疏解騰退空間,建設首都商務新區,建成南苑森林濕地公園,強化戰略留白,打造城市更新樣板。
與此同時,高質量規劃建設中日創新合作示范區,圍繞氫能技術研發與示范應用,吸引一批國際合作項目落地。高水平建設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推進國際商務綜合體、國際會展中心、國際消費樞紐等重大功能設施建設,實現綜合保稅區封關運營,引進符合條件外資項目,服務支撐對外開放和國際交往功能,打造首都新國門。
——“兩帶”是南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帶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南段)。
其中,南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帶突出科技創新引領,著力打造高精尖產業主陣地。在現有四個千億級產業集群的基礎上,未來五年將再推動形成生物技術和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信息技術應用創新、機器人和高端裝備等四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同時,推動各區立足自身優勢差異化發展。提升房山區高端制造業發展水平,建成京東方生命科技產業基地,打造應急裝備和新材料產業基地。推動大興生物醫藥基地9.1平方公里的新擴區域規劃落地,積極承接首都醫科大學、國家動物、醫藥生物研究等核心區相關功能疏解,構建“藥物研發—動物實驗—臨床研究—成果轉化”全產業鏈的醫藥體系,爭取提前步入千億級產業集群行列。
此外,城南地區有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未來將做好文旅資源融合,精心打造西山永定河文化帶重要節點。
——“多點”包括麗澤金融商務區、良鄉大學城等若干重點功能區,突出百花齊放、聯動支撐。
三環里新城看麗澤,麗澤金融商務區是三環以內最后一塊成規模集中建設區,與金融街聯動發展,積極承接溢出優質資源,將構建以新興金融為主、科技和專業服務等為輔的產業體系,建設金融科技創新示范區。同步完善城市功能,將建成麗澤城市航站樓,形成五條軌道交匯的綜合交通樞紐,完善商業、公園、居住等配套設施,打造高品質國際化的金融商務區。
良鄉大學城將持續推進園區硬件資源、人才培養、學科建設開放共享,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吸引一批一流的科技企業、研發機構落戶,推動“研發-孵化-產業化”全鏈條創新發展。(杜 燕)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