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近日從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獲悉,《促進全省特色小鎮規范健康發展實施方案》已印發。其中明確,特色小鎮規劃用地面積應控制在1—5平方公里,重點關注“沿線”“圍城”“靠景”等區位。
方案提出,各地要準確理解特色小鎮發展內涵,充分發揮比較優勢,以特色產業為核心,兼顧特色文化、特色功能和特色建筑,在差異定位和領域細分中構建小鎮大產業,打造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平臺、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新空間、城鄉融合發展的新支點、傳統文化傳承保護的新載體。各地不得簡單地把產業園區、旅游景區、特色街區、體育基地、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以及行政建制鎮戴上特色小鎮“帽子”。
特色小鎮空間布局要符合國土空間規劃要求,規劃用地面積應控制在1—5平方公里,文化旅游、體育運動、三產融合等特色小鎮規劃用地面積可適當提高,重點布局在城市群、都市圈等優勢區域或其他區域,重點選擇市郊區域或新區,重點關注“沿線”“圍城”“靠景”等區位。
此外,《規劃》還提出要嚴控特色小鎮房地產化傾向,在充分論證人口規模基礎上合理控制住宅用地在建設用地中所占比重。對投資主體缺失、無法進行有效建設運營的,以及以特色小鎮之名單純進行大規模房地產開發的,要堅決淘汰除名。(建 文)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