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流金八百里,沂河泛銀五千年。瑯琊仲夏,沂蒙大地,處處洋溢著生機和活力。近年來,山東省臨沂市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發揮商貿優勢,實施“三步走”戰略,推動鄉村振興,進而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走出了一條獨具沂蒙特色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臨沂路徑”。
聚焦基層統籌協調
鄉村振興全面起勢
“明月竹間照,清泉石上流。”今年3月8日,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山東代表團第一小組分組審議現場,用這樣一句詩來形容臨沂市沂南縣竹泉村的清幽之美。
然而在2007年之前,竹泉村只是一個雜草叢生、庭院破陋的貧困村。她的蛻變,源于走上了旅游扶貧、綜合開發的路子,打造了一個自然風光與古村落結合的旅游景區。10多年過去了,竹泉村成為年接待游客150萬人次的“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村民由2007年的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增長到人均年收入超過3萬元。竹泉村也被稱為“最美鄉村·齊魯樣板”鄉村振興的典范。
從旅游扶貧到產業扶貧、文化扶貧、教育扶貧等,臨沂市2016年以來先后建設產業項目3231個、扶貧車間276個,帶動貧困群眾48.9萬人次增收;全市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由2016年的2566元提高到2020年的7481元;貧困發生率由2015年底的4.85%到2018年底基本“歸零”。
推動鄉村振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近年來,臨沂市委、市政府按照“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走在前列”的目標定位,立足農業資源豐富、物流條件便利、與長三角交流密切等優勢,積極融入長三角,大力實施鄉村振興“三步走”戰略,努力打造長三角農產品供應基地、休閑旅游“后花園”和產業轉移“大后方”。
2020年12月7日,臨沂市在上海市舉行了以“生態沂蒙山優質農產品”為主題的一系列活動,針對上海市民、大宗農產品批發商、經銷商和專業采購商進行產銷對接,持續擴大“產自臨沂”品牌影響力,全力打造長三角中心城市“菜籃子”“果籃子”“肉籃子”“米袋子”等直供基地。當天下午,尹家峪田園綜合體品牌發布會在上海舉行。尹家峪以“未來田園”為核心,將高科技融入田園生活,走出了田園綜合體旅游的差異化之路,在全國田園綜合體建設中“C位”出道。
借助物流優勢和農產品種植優勢,臨沂與長三角地區簽訂了23個農產品供應協議,并與當地企業聯合建設大型高標準農產品制造園區,實行標準化種養、加工、檢測、運輸。京滬二通道即將開工,臨沂作為樞紐,將獲得更多融入長三角的契機。全市171家A級以上景區和32個田園綜合體,也在吸引著更多長三角地區的游客。
聚焦重點勠力攻堅
動能轉換結構升級
3月25日,在臨沂臨港高端不銹鋼與先進特鋼基地,玫德集團三期工程20萬噸高性能流體輸送配件項目建設現場,機器轟鳴,建設工人各司其職忙中有序。“這個項目是按照國際最新智能化標準設計,將打造工業4.0現代化工廠。”玫德集團相關負責人邱溆峰介紹。
2020年2月10日,臨沂臨港高端不銹鋼與先進特鋼基地建設項目被省政府列為全省2號重大建設項目。臨沂市委、市政府搶抓山東鋼鐵產能布局重大調整機遇,將臨沂臨港高端不銹鋼與先進特鋼基地建設項目作為臨沂市龍頭工程,列入年度市級“打擂攻堅”計劃。
“一系列重大鋼鐵項目的相繼落地、投產,使基地實現了從鐵到鋼的提升,在原料、冶煉、深加工、鋼制品這一全產業鏈中,發揮了最專業的強鏈補鏈作用。”臨沂臨港區精品鋼工業園區發展中心副主任陳曉義說。千億級精鋼集群正在臨沂臨港區蓄勢崛起。
謀先事則昌。臨沂編制了《臨沂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及“十優”產業專項規劃,出臺配套措施40多個,基本形成支撐動能轉換的頂層設計和四梁八柱,在全市上下形成“一盤棋”抓動能轉換的新格局。
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就必須堅決淘汰舊動能,持續壯大新動能。臨沂咬緊牙關,持續推進“四上四壓”,出臺鋼鐵、焦化、建陶等行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倒逼落后產能市場出清。臨沂大力實施產業賦能提升行動,推動傳統產業加快邁向中高端。
同時,大力實施“十優”產業倍增和“名企培植”兩個計劃,培育壯大現代優勢產業集群和領軍企業。作為現代產業聚集區,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依托大數據平臺,通過“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等發展模式,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持續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2020年智能制造、醫藥健康、新興產業三大主導產業同比分別增長20.1%、14.4%、9.6%,成為臨沂市國家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核心承載區,工程機械制造產業入選省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
聚焦改革走向世界
建設活力“東方商都”
為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臨沂海關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服務機制,多措并舉助力出口逆勢回暖。2020年,臨沂市外貿進出口總值1167.2億元,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同比增長39.9%,增幅列全省第二。同時,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累計完成出口688.3億元,年均增長149.7%,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9.2億元。
改革一子落,發展滿盤活。臨沂靠深化改革破解發展難題,靠擴大開放厚植發展優勢,從而不斷釋放改革紅利,激發市場活力。
近年來,尤其在重點領域改革方面,臨沂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無差別全領域“一窗受理”,實行關聯業務“一鏈辦理”,企業群眾辦事申請材料、辦理環節、服務時限、跑動次數分別壓縮48%、63%、65%和74%,196項市級行政許可事項下放縣級實施。
近年來,臨沂積極融入國家、省開放戰略,深入實施新一輪全方位高水平雙向開放,一方面加強了臨沂綜合保稅區與臨沂商城、臨沂啟陽機場、魯南高鐵物流園的對接協作和互動發展;另一方面用好開放政策,在落實市場采購貿易方式、“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等政策上大膽開拓,先行一步。
開放倒逼改革,改革進一步釋放發展活力。2020年,臨沂直播電商帶貨量排名穩居全國前三。直播電商為臨沂商貿物流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臨沂乘勢而上,將臨沂商城作為對外開放的前沿窗口,一體布局“商、倉、流”,加快中國市場名城向“一帶一路”東方商都邁進。目前,臨沂創新打造的順和直播電商科技產業園、臨谷電商科技創新孵化園、云智谷供應鏈直播小鎮等已形成規模,臨沂商城2020年市場交易額、物流總額分別達到4360億元和6500億元。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臨沂正聚焦在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中闖出新路徑、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走在前列、在魯南經濟圈發展中勇當排頭兵,全力實現“由大到強、由美到富、由新到精”的戰略性轉變,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臨沂力量。(劉斯峰 王珊珊)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