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8月4日,浙江省統計局復函浙江省商務廳,同意實施《浙江省散裝水泥使用、供應和主要設施裝備統計調查制度》。該省建立的散裝水泥統計制度,系國家散裝水泥統計制度到期后第一個依法建立的省級統計制度。
據浙江省散裝水泥發展中心介紹,該統計制度對于及時、準確、全面掌握全省散裝水泥發展情況,分析研判行業“碳達峰、碳中和”情況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據介紹,該制度的建立,主要有四個方面的現實意義:一是深入貫徹地方法規要求。在2021年3月26日第三次修正的《浙江省促進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條例》(下稱《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生產、經營、使用單位,應當依照統計法律法規和統計制度的規定,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地提供統計調研所需的資料,不得提供不真實或者不完整的統計資料,不得遲報、拒報統計資料。”建立散裝水泥統計報表制度是深入貫徹《條例》的具體行動。二是為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考核的重要依據。省委、省政府將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工作納入“美麗浙江”“文明城市”“平安浙江”建設和“打羸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考核體系。四項考核體系中,散裝水泥工作都占有不同比例的分值,統計工作為考核提升重要依據支撐。三是為行業數字化改革夯實基礎。2021年,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將數字化改革列為一號工程。散裝水泥行業深化數字化改革,做好統計工作是核心基礎,可以有效推動公共基礎數據、企業生產數據、供應鏈數據、貿易流通數據的融合應用,形成行業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連接。四是科學監測行業碳減排水平。水泥是二氧化碳高排放行業之一,促進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是水泥在生產、運輸、使用等領域中減碳的重要途徑。做好散裝水泥統計,可科學監測行業碳減排水平,為各級政府貫徹黨中央“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該統計制度的調查方法為全數調查。浙江省散裝水泥發展中心二級調研員駱公望表示,全省散裝水泥管理機構完全能夠承擔和勝任散裝水泥統計工作,主要的基礎條件是全省三級散裝水泥管理機構共有96個,在崗人員400余人,各地都有專職的統計人員,并且與散裝水泥的生產、應用企業統計人員聯系較密切,能確保統計數據的準確、及時、完整性。(陳曉華)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