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貴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近日發布消息稱,目前,全省共有724個村寨列入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數量位居全國前列。為切實保護和發展好傳統村落,貴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用“五個率先”積極為全國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打造了貴州樣板、提供了貴州經驗。
率先建立省級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領導機制。2015年成立貴州省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領導小組,以省政府名義出臺《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省財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5億元傳統村落專項資金。
率先開展多項綜合改革。2018年,在全省21個縣開展整縣推進公共傳統建筑加固修繕工作,組織編制了《貴州省傳統建筑加固修繕技術導則》和傳統建筑工匠培訓手冊等技術性文件,每個縣安排300萬元項目啟動資金,通過以點帶面,深入推進傳統村落傳統建筑修繕加固保護。
率先建成省級傳統村落數字化平臺。2019年啟動貴州省100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建設,目前累計有122個中國傳統村落入駐省級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并上線運行。
貴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曹鳴鳳說,近10年來,通過名錄申報、規劃編制、數字化保護、消防設施建設等工作,基本解決了傳統村落基礎設施薄弱、消防安全隱患突出等問題,初步建立了傳統建筑保護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機制,開啟了法律保護的先河,探索了可持續發展的初步路徑,保護發展工作在全國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林石 彭銀)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