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數字經濟浪潮奔涌。近年來,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為代表的新興技術正引領和推動經濟發展、社會治理、百姓生活等方方面面的變革。傳統的建筑產業亦在數字經濟浪潮中探索新格局、新引擎,數字化轉型大勢所趨、勢在必行。
建筑產業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
黨的十九大將新時代下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概括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在建筑業體現為,需求側人們對美好生活和工作環境的追求升級愈發強烈,而供給側生產力水平低制約產業高質量發展。近年蓬勃發展的信息技術成為破題的關鍵。高清晰度測量和定位技術、數字化協同和移動技術、先進的設計和施工技術、物聯網和高級分析技術、下一代5D建筑信息模型(BIM)將成為引領未來建筑業變革及發展的五大數字化、信息化新技術。
“讓每一個工程項目成功,把建筑業提升至工業級精細化水平”是建筑產業轉型的目標。具體而言,就是到2025年,二氧化碳排放減少50%,進度加快50%,成本降低三分之一,并實現零質量缺陷、零安全事故。
數字建筑賦能產業轉型升級
數字化轉型,路在何方?多年來,這一直都是建筑產業苦苦思索的時代課題。數字建筑,以數字化手段助力建筑產業轉型升級——這是廣聯達多年思索和實踐給出的解決方案。
作為“數字建筑”的首倡者和踐行者,廣聯達提出了建筑產業轉型升級路徑:利用BIM、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結合先進的精益建造理論方法,集成人員、流程、數據、技術和業務系統,作用于建筑的全過程、全要素、全參與方,實現數字化、在線化、智能化,并在數字化進程中催生新的平臺生態體系,從而實現以新設計、新建造、新運維為代表的產業升級,讓每一個工程項目成功。
更為關鍵的是,傳統建筑業數字化轉型帶來更大的驚喜,創造更多業務場景與產業生態。比如傳統工程造價行業通過‘三全·三化’后,將衍生出智能化計價、數字化管理、精準化服務三個新的業務場景,使造價管理工作可以有效落地,讓每一個工程項目綜合價值實現最優。此外,在很多細分業務領域,也會有顯著的變化,如鋼筋加工領域向新翻樣、新加工、新管理的模式變革等。這些細分行業及子領域的變化,是數字化轉型的必然結果,也是建筑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
助力項目“多快好省”實現成功
廣聯達近年致力于將“數字建筑”的理念付諸實踐。特別是在項目層級,數字建筑平臺賦能項目“多快好省”實現成功。“多”體現在資源高效配置,多項目集約化管理。“快”體現在通過數字化轉型,先模擬再施工,減少缺陷變更,大幅縮短項目工期。“好”體現在提升質量,安全交付工業級品質建筑產品。“省”則是通過精益化管理,提升建筑企業經濟效益。
企業數字化轉型總的思路是依托數字化建設整體方案,打通戰略層、管理層、執行層,實現數據通、資源通、業務通、管理通。轉型第一步是連接,重點是企業核心業務場景的連接,獲取實時多維的數據;第二步是協同,通過數據初步應用,沉淀業務算法;第三步是智能,以數據輔助決策、經營預測,優化原有企業管理業務,嘗試賦能生態。
建筑產業新生態是“產業+數字”
融合發展的雙生態
落實發展建筑產業互聯網,僅有“數字建筑平臺”還不夠,還需要培育新的生態。建筑產業互聯網的新生態,是“產業+數字”雙生態。一方面,建筑產業互聯網服務于建筑產業,其主體是建筑企業,所以產業生態中包含建設方、設計方、施工方、供應商等建筑生態鏈企業;另一方面,建筑產業互聯網是數字化的,需要科技公司參與其中,所以還會培育數字產業生態,數字生態鏈企業將在產業大數據、產業應用等方面進一步豐富完善建筑產業互聯網,為建筑產業提供增值服務。通過“建筑基因”與“數字基因”雙基因融合,“建筑生態”與“數字生態”雙螺旋發展,將構建起資源共享、共生發展、多方共贏、無人受損的建筑產業互聯網新生態。
數字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正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廣聯達將繼續立足建筑產業,以“數字建筑”為引領,全身心擁抱數字經濟時代下的建筑產業數字化未來,攜手行業合作伙伴,共謀高質量發展,共筑數字化未來,用科技創造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作者系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黨委書記、董事、高級副總裁)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