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發展,建筑的功能也在變化。許多歷史悠久的老建筑見證了城市的變遷,承載著城市發展的記憶。如果所有的老舊建筑被拆除破壞,城市就失去了個性與歷史的厚重感。舊建筑改造是一種保護與傳承,賦予新的生命,注入新的活力。
與利用,可實現城市歷史與文化的持續發展,太原第一機床廠建于1952年,是建國初期成立的第一代國有企業,也是國家第 1 個五年計劃的重點項目,至今有近 70 年的歷史,記載了當年的輝煌。
用設計延續城市文脈和歷史
金螳螂七分公司參與了老廠房內外裝的科技轉型升級改造,金螳螂陳衛潭設計工作室和第十三設計院負責科技樓等多個單體部分室內設計,景觀公司負責景觀鋪裝等,在金螳螂各專業的能工巧匠手中,“太原第一”這塊牌子連同機床廠舊址搖身一變成為了“太原第1實驗室”。
項目占地150畝,總建筑面積7.6萬平米。主要改造的建筑空間有科技樓、陳列館、辦公樓和廠房等11棟建筑,未來將成為各大院士入駐太原的科研基地。
辦公主樓建于 1952 年,立面形象為蘇式風格,這是第一機床廠的形象和標致。陽光照射下油綠色爬藤形如瀑布從露天桁架建上垂掛下來,這是伴隨了工廠幾代人,近 30 年的記憶,金螳螂項目團隊為了使記憶延續,力求最大程度保留和利用現有建筑和構筑物風貌,讓歷史與當下完美融合在一起。
先進施工技藝科技塑造實驗室
該建筑經設計轉型為新科技研發基地,主要用于院士等研究人員進行科研和辦公,因此科技樓、報告廳等室內設計的風格,旨在營造出整體空間的現代科技化氛圍,設計團隊在黑白灰的主基調上,點綴木飾面、硬包和地毯等現代化的裝飾,貼著漸變膜的玻璃隔斷、活潑的燈具與沙發等軟裝陳設,使嚴肅的辦公空間更具親切舒適感,為使用者創造出干凈簡潔、高效率、科技感的科研辦公空間。
太原第1實驗室也是金螳螂EPC項目管理日趨成熟的標志項目,整合內裝、外裝和景觀為大項目部實施統一管理,該項目總體建筑面積大,且為11個相對獨立的單體工程,每個單體工程的工作面不盡相同,部分工程又涉及土建、鋼結構、安裝、消防、潔凈、市政等多專業,并且要在有限的工作面內交叉配合施工,而EPC正是通過統籌規劃和協同運作,還有效解決設計與施工的銜接問題。
哪怕是面對圖紙不完善、邊施工邊設計的情況,金螳螂深化設計團隊駐扎現場,通過效果圖與業主、設計方、材料商、班組同步確認材質、材料、工藝,及時調整偏差,及時深化,即刻下單。首選太原本地材料商,控制運輸成本和提高工作效力,選擇裝配化程度高的產品,減少現場作業時間和人工成本,通過高效控制費用和工期進度,最大限度的發揮金螳螂工程項目管理各方的優勢,實現工程項目管理的各項目標。
搶工期 質量與進度并進
項目工期是第一要務,按照目標110天內完成全部施工,項目部必須排除萬難,在保證工程的質量和安全前提下,實現全面趕工。
項目部每天例會協調各部,編排各個完成節點、每個單體的土建開始時間,立下軍令狀,制定獎罰措施,嚴格執行。4個月不到的時間,機床廠項目基本圓滿結束,得到了業主一致好評,為金螳螂在山西的業務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項目施工過程中跨越了一個冬季和春節,太原的冬天平均溫度零下20度,寒冷的天氣不僅考驗項目人員的體能、意志力,更為工程的室外作業制造了很多困難,為了不影響工期,金螳螂的項目人員克服困難天氣,適時調整施工方案,搭建保溫外架進行冬季作業,及時與業主及交叉施工單位溝通,力爭將交叉施工導致的材料損失和人工降效作業降到最低。
項目部積極安排發放棉被、取暖設備等,多種措施全力保障搶工條件,讓大家全無后顧之憂,齊心合力把控每一處細節。疫情期間,努力克服影響,嚴格施工人員疫情期間的各項管理,確保項目順利推進。
太原第1實驗室項目對標世界一流實驗室,力爭搶占國際科研競爭的制高點,金螳螂用專業態度和敬業精神,助力打造高品質的國際一流科技創新園,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略盡綿薄之力,未來,還將持續提升專業能力和技術實力,打造更加豐富多元的精品工程。(鐘 和)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