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巒夷為平地,溝壑架起橋梁。經過江西省交通工程集團500多個日夜的精心打磨,宜遂高速公路SSA標已經實現華麗嬗變,曾經荒蕪、坑洼和峭壁千仞的土地上,已經舊貌換新顏。目前,宜遂高速公路已初具雛形,宛如一條蓄勢待飛的蛟龍,似從山間沃野中騰起,縱橫馳騁,蔚為壯觀……
宜遂高速SSA標位于宜春市袁州區和吉安市安福縣境內,該標采用設計施工總承包模式,是江西省交工集團一次性中標最大、省內在建體量最大的高速公路標段。據了解,該標全線全長 73.92公里,其中前16公里為雙向六車道,后58公里為雙向四車道,路基長度42.76公里,橋梁長度 14.36公里,隧道長度 17.06公里,橋隧比為42.5%。
頂層謀劃開新篇
進場之初,宜遂SSA標項目經理部管理團隊針對該標點多線長面廣、地質條件復雜、管理難度大的特點,自我加壓,高標布局,根據業主提出的“打造新時代最美高速新典范”建設目標,設計明確的管理思路,并落地推進。
施工中如何實現“新典范”?成了項目管理團隊當時的最大任務。要想實現“新典范”,施工過程中必須要有亮點、有看點、有絕活才行。對此,宜遂SSA標項目經理部迅速定位,謀劃明確的管理思路。
為了便于管理,項目直接由江西交工集團統一規劃、統一調配資源,通過下設四個路基分部、一個路面分部、一個預制交安分部,充分發揮其總部直管生產協同效應。通過創新工程管理體系、紀檢監督體系、財務管理體系和考核獎懲體系,建立從EPC總包項目經理部到各施工工區的集約化管理模式。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頂層管理架構的形成,有助于項目實現高速高效推進。為了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宜遂SSA標積極選好“標本”,培育典型,打造亮點。首先從臨建開始,堅持“先設計報批后進行施工”的原則,積極搞好混凝土攪拌站、鋼筋加工廠及工地試驗室“兩區三廠”(生活區、辦公區、鋼筋加工廠、拌和廠、預制廠)的建設,實現大臨建設的高標準;同時,為破解宜遂SSA標項目總體工期的布局,項目管理者根據項目辦施工方案要求,將所有預制梁場都設在主線路基上,并優先保證梁場路基段的涵洞通道施工,利用晴好天氣,狠抓小構施工,倒排工期,通過制定對各分部進度質量考核制度,對進度較快的分部,將實行經濟獎勵,對進度落后的分部,進行相應的處罰。
宜遂SSA標項目主要控制性工程在特長隧道和特大橋施工,安全風險點主要在隧道施工、高空作業、石方爆破等。為保證施工安全和工程優質,針對該標的工程實際,項目部為守住安全生產底線,首先建立健全各類安全管理組織機構,推行各部門、各層級、全覆蓋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同時組織編制《安全管理制度匯編》,對全體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簽訂個人安全教育檔案(一人一檔)等十三項檔案資料;此外,制定定期質量安全巡查制度,成立專門的質量安全督導小組,制定定期的質量安全專項檢查制度等各類制度建設。
由于頂層對全局的科學謀劃,使得工程推進一天小變樣,三天大變樣。截至2021年10月12日,宜遂SSA標總預制梁片2231片;路基土石方挖方完成99.15%;填方完成98.21%;涵洞通道完成100%;圓管預制完成100%,橋梁樁基完成99.9%;累計完成產值約33.16億元 ,全線安全態勢良好,質量控制到位,多次得到上級單位的肯定。
技術創新結碩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宜遂SSA標始終把技術創新作為提升項目品質的關鍵抓手,組建以黨員為主體的“品質匠心隊”“技術攻堅隊”等先鋒團隊,大膽推進管理創新、工藝創新、工法創新,全面提升工程品質形象。
大力推行品質工程建設示范點。以“品質橋梁、隧道、路基、路面、混凝土、模板工程”為依托,推動工程品質提升。在具體施工中,引進“一橋三機六臺車”隧道施工,路面采用智能攤攤、碾壓、橡膠瀝青路面的施工,高標準推進“兩區三廠”建設,高質量建造智慧梁廠,打造產業化工人培訓基地,為全線各標段提供產業化工人培訓樹立典范。同時,全力做好“四新技術”的推廣應用,重點打造小構預制中心及用于高性能砼的機制砂生產等示范點。此外,嚴格執行首件工藝試驗制度,以首件工程示范為抓手,不斷優選施工參數,確保工程質量實現最佳。
創新管理思路。施工中,為實現工程施工內外業同步推進,SSA標提前謀劃,主動出擊。針對技術方案、變更、質檢資料、首件方案及總結、試驗室標準試驗及配合比、各種材料檢測、施工日志等方面,積極做好理念灌輸、技術支撐及資料管理。確保工程施工內外業同步推進;針對分部技術薄弱環節,組織形式多樣的技術交底與培訓,以指導現場施工管理,為品質高效、成本管控等方面提供先決條件。
智能化管理提效率。現代化鋼筋加工廠建立智能化全自動流水線工序流程,全面提升了螺帽鏈接端頭的合格率,大大節省了人工成本。該智能化設備的引進創新,于2020年獲評“交通運輸部部級工法”。
積極開展BIM推廣應用技術,從項目設計、施工、管理等全周期智能化介入,依托無人機應用、物聯網技術及“物聯網+大數據”技術手段,對工程建設進行全方位管理。
據統計,項目建設以來,共開展科研課題研究3項,取得QC成果1項,創新工藝工法14種,推廣四新技術應用50余項,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綠色低碳可持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宜遂SSA標在籌建之初就將堅持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思路融入項目建設。宜遂高速公路沿線良好的生態植被,倒逼建設管理者在隧道設計施工過程中必須制定保護生態環境的最佳方案。
對此,在隧道工程方面,宜遂SSA標項目管理者嚴格把好隧道進洞關,按照“一洞一方案”原則,逐個優化明暗交界點及洞口設計,所有隧道洞口均實現“零開挖”,以確保隧道進洞施工保護原地貌、原生態。
要將新發展理念落實到公路建設中,還需要建設者的主動擔當與探索。由于袁河、清瀝江上游特有魚類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的實驗區,建設過程中,為減少施工對水域環境、水產生態的影響。項目部通過加強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時序,設置聲屏障,并采取跟蹤監測、生態補償、增殖放流等措施,為綠色公路實踐指明了方向。以袁河特大橋為例,該橋17號墩為水中樁基施工,為了防止泥漿排入袁河,污染袁河水域,施工隊伍提前將該墩周邊臨時鋼板樁圍堰進行施工,并加高了鋼板樁樁頂高度;同時,在鋼平臺設置了2個45方的鋼箱,用于鉆孔過程中進行泥漿循環,保證泥漿不進入袁河,有效地維護了袁河生態環境。
對古樹名木采取避讓、工程防護、異地移栽等保護措施,是SSA標廣大建設者踐行綠色施工的共識。路基三分部施工區域內分布著100多棵古樹名木,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些“活化石”級別的稀缺野生資源,早在設計階段,項目業主就提出互通線位整體外移避讓原有珍貴樹種,對沒有設計變線路段的珍貴樹種,進行有效移植,據統計,截至目前已移植名貴樹種90余棵。除此之外,項目部還積極利用洞渣等資源破碎加工場共生產碎石約70.49萬噸,制砂樓共生產機制砂約19.38萬噸,實現資源利用循環,減少工程廢料并保護生態。
欣欣向榮,一派繁忙推進項目建設的背后,是宜遂SSA標推進企業品牌形象的鍛造。開工以來,宜遂SSA標及所屬分部在項目數次月度、季度及階段綜合考評中一直包攬路基前兩名、路面第一名,得到了項目辦、各級政府及社會各界的一致高度認可。同時,該標也在今年入選《首批交通運輸部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創建示范項目清單》目錄。
征程正未有窮期,不待揚鞭自奮蹄。為了實現打造新時代美麗高速新典范這一目標,宜遂SSA標的建設者們正氣勢如虹,枕戈待旦,奉獻青春與汗水,讓老區因路而興、因路而美、因路而富。(鄧卓濤 楊盛芳 程琪)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