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組材料檢測合格!”10月25日,隨著萬州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試驗檢測人員在進行電腦操作后,智能混凝土抗壓強度檢測系統實現了樣品信息的智能識別、檢測設備的智能控制、檢畢樣品的智能處理以及檢測結果的自動判定……標志著重慶首個智能化混凝土抗壓檢測實驗室在萬州首次啟用成功,拉開了重親市智能化檢測發展新篇章。
錄入試塊信息、設置材料規格、放入儀器檢測、清理接觸面、上傳檢測結果……當天,萬州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緊張地忙碌著。過去人工檢測時,由于試塊養護日期、規格尺寸、強度等級等信息全部采用手寫編碼,因此,檢測員楊剛和他的同事6個人,每天只能完成180組檢測。而智能化混凝土抗壓檢測實驗室投用后,同樣的檢測流程,現在每天只需要1個人,便能完成200組材料的檢測,大大提升了檢測效率,節省了人力成本。
“太好了,智能混凝土抗壓強度檢測設備啟用后,我的胳膊終于可以‘歇歇’了。”楊剛說,混凝土試塊按組檢測,每組3塊,尺寸主要分為100毫米、150毫米和200毫米三種規格立方體試塊。雖然小試塊看似只有巴掌大小,但重量卻有2-3千克,重的更可達18千克,他們經常上午還是一只手拿,下午就改用兩只手搬,長年累月下來,胳膊痛已經是常事了。而現在有了智能全自動檢測機后,不僅“解放”了雙手,還可以實現24小時自動試驗。
眾所周知,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真實性是檢測機構的核心價值,而萬州智能化材料檢測實驗室的投用,更是將混凝土強度檢測的準確度和精確度提升到了新高度。
“以前,試塊的放置位置、檢測人員的檢測速率等都直接影響到檢測結果。”楊剛坦言,如今,這個智能化混凝土抗壓檢測機器能夠自動完成試件識別、試件進樣、自動衡壓抗壓試驗、試件出樣、試件留樣、結果判定、數據上傳等工序,并可根據需求自動生成原始記錄和報告。試驗過程實現全程監控,保證了檢測數據準確性的同時,還規避了管理風險,提升了企業公信力,實現了檢測全過程“人員+設備+材料+環境+數據+報告”的全面可追溯。
據了解,萬州此次智能化混凝土抗壓檢測實驗室的投用,是重慶市首個。這也正是萬州發揮帶頭帶動作用,主動融入全市構建“一區兩群”協調發展格局中的具體舉措,以此更好地服務于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引領渝東北檢測行業智能化發展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別 玥)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