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改委印發的《湘贛邊區域合作示范區建設總體方案》(下稱《方案》)公布,《方案》涉及省際合作,并提出努力將湘贛邊區域打造成為省際交界地區協同發展的樣板區。
省際交界地區如何協同發展?除跨省市(縣區)組團發展外,《方案》還提出鼓勵萍鄉、宜春與長沙、株洲等地跨省合作建設湘贛邊區域合作產業園。
湘贛邊省際產業園納入國家規劃,會迎來怎樣的機遇?
探索:共建跨省產業園區
根據《方案》,湘贛跨省產業園區有三個重點:醴陵—湘東園區、瀏陽—上栗園區、瀏陽—袁州園區,集中在長沙、株洲和江西萍鄉、宜春4市。
目前,國內的跨省產業園區并不常見,湖南沒有先例可循。規劃中的湘贛邊區域合作產業園有望成為湖南首個跨省產業園區。
因為涉及跨區域的合作,共建跨省產業園區的難點在于產業的協同性和管理的統一性。
但是并非沒有成功例子。
地跨浙滬兩地的張江長三角科技城,是國內首個跨省市一體化發展的實踐區,由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張江金山園、張江平湖園共建而成。
產業上,科技城瞄準高端產業,以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健康醫療、現代服務業等為主攻方向,有效整合滬浙兩地的科技、人才和產業等資源優勢。
管理運營上,張江高新區管委會、上海金山區、浙江嘉興市兩地三方共同籌建協同平臺,探索出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招商、統一運營在內的“五統一”工作機制。
目前的《方案》是一個總體方案,產業合作園區的具體實施方案還待細化。值得注意的是,《方案》提出探索成立聯合管理委員會和合作開發投資公司。共建湘贛邊區域合作產業園,將意味著湘贛兩地合作走向更深度。
基礎:湘贛邊開放合作試驗區
湘贛省際毗鄰地區搭建園區合作平臺,為何此次重點提出長沙、株洲、萍鄉、宜春4市?
因為早有規劃和基礎。
2014年底,首屆湘贛邊區域開放合作交流會召開,兩省在會上提出可共建湘贛邊開放合作試驗區。
試驗區的啟動區,首先選在了萍鄉市湘東區、萍鄉上栗縣、株洲醴陵市、瀏陽市的接壤地帶。江西萍鄉市和宜春市在試驗區內建立了湘東園區、上栗園區、袁州園區。
產業上,4市已有交集。
2016年至2020年,湘東區先后9次組團赴長株潭地區考察學習、招商選資,承接引進長株潭地區光電信息、智能制造等新興產業,打造三一重工等湘籍大型企業的配套產業鏈。湘籍企業在湘東工業園區占據了相當一部分比例。
瀏陽、醴陵、江西上栗和萬載為我國花炮四大主產區。今年2月,4縣市就組建湘贛邊煙花爆竹產業協會籌備工作召開第一次聯合會議,花炮產業合作愈加緊密。
位于袁州的宜春產業園,在2019年建設之初即專門成立了招商引資小分隊駐長株潭地區開展招商引資活動,宜春與長沙、袁州與瀏陽分別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4市的頻繁互動,為共建湘贛邊區域合作產業園,尤其是醴陵—湘東園區、瀏陽—上栗園區、瀏陽—袁州園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機遇:納入國家規劃
湘贛邊區域合作產業園納入國家規劃,將帶來什么機遇?
重視程度更高。《方案》提出,湘贛兩省編制重點領域實施方案,細化落實示范區建設年度重點任務,制定出臺支持示范區建設的配套政策。國務院有關部門要在規劃編制、政策實施、項目布局、體制創新、對外開放等方面給予支持。
產業發展高位統籌。根據《方案》,將依托瀏陽、醴陵、上栗、萬載4 縣(市),建設全國煙花爆竹轉型升級集中區。以瀏陽、湘東等地為中心,打造服務示范區的現代物流服務平臺。
中央政策資金支持和惠企的政策優惠。《方案》提出,中央預算內投資在重大項目建設等方面對示范區給予傾斜,進一步加大中央車購稅等資金對跨區域重大基礎設施的支持力度。
示范區內企業還可望獲得實打實的優惠,比如“進一步減輕市場主體負擔,支持按規定降低示范區內高速公路收費標準”。
湘贛山水相連,毗鄰地區都是革命老區。兩地抱團發展,將為區域發展注入新動能。(柴 歸)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