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冰雪為媒,共襄盛舉。全世界的目光,正向著北京這座首個“雙奧之城”聚攏。
在“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中,綠色居首位。北京冬奧會籌備工作注重標準建設和科技創新,為綠色冬奧繪就最美底色,也為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創造了新典范。
場館建設和能源供應是成功舉辦奧運會的重要基礎和保障,同時也是碳排放控制的重點領域。在電力供應方面,“用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這句話正逐漸成為現實。張北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范工程的投入運行,為冬奧會提供了堅強、充裕的綠色能源保障。這張能夠輸送風電、光伏、抽水蓄能等多種能源的柔性直流電網和創新的冬奧綠電交易機制,將為北京冬奧場館接通綠色電力,賽時北京冬奧會所有場館將實現清潔能源供應。
眾多新技術的應用也讓北京冬奧場館更加低碳。北京冬奧會對國家游泳中心、國家體育館等現有場館進行充分改造,創造性地實現了“水冰轉換”“陸冰轉換”;國家速滑館、首都體育館等4個冰上場館在冬奧會歷史上首次使用最清潔、最低碳的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不僅減少了傳統制冷劑對臭氧層的破壞,而且大幅降低制冷系統能耗,與傳統制冷方式相比,可實現節能30%以上;采用超低能耗技術建設的“被動房”,也提高了北京冬奧村的建筑物能效水平。
除了辦好賽事,北京這座“雙奧之城”還科學籌劃賽后利用,營造生態宜居環境,讓百姓共享綠色奧運成果。位于首鋼園區的北京冬季奧林匹克公園就是老首鋼借力冬奧轉型的成功案例,冬奧會后,公園將成為老百姓體育健身休閑場地。 (丁 雪)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